为什么道光帝在鸦片战争中投入一切却依然失败?

道光帝为鸦片战争倾尽所有为何还是赢不了?我们都知道清朝在鸦片战争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不仅死伤惨重,而且还要赔偿巨额的白银,甚至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还要割让土地才能让英军罢休。而这两场战争都是发生在道光皇帝执政的时期,按理说作为国家的统治者,面对外国的入侵,应当死战到底,拼尽全力去与之抗争,实际上他在开战初期也是这么做的,不过随着战争的持续发展,清军存在已久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当清朝的军队还拿着大刀片子,骑马冲锋的时候,对面的英军一轮齐射就能带走一大片人,更不用说远比清军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大炮了。前方失利的战报不断送回北京,眼看局势愈加不可控制,道光皇帝最终还是无法维持强硬态度,只能选择赔偿议和。

战争打的不仅仅是人数,还需要考虑军事动员能力和军事组织能力。清军的人数并不少,道光帝动员了沿海几乎所有的八旗和绿营,但是后勤补给能力却实在堪忧。

虽然兵员总数多,但是具体到每次战役中能够调动的兵力却极为有限,甚至被投入野战的人数还不如英军。再加上武器装备都有代差 ,而英军在局部战场甚至还有优势兵力。

两相比较之下,英军在鸦片战争之中,几乎没有遇到有效抵抗就溯流而上,直抵南京了。直接原因是装备落后和军制落后。装备落后就不说了,毕竟清军和英军比,虽然落后,但是还没到冷兵器对热兵器的程度。

军制落后才是要命的地方,而且满清没有野战军这个概念,所有的军队都像撒芝麻一样,几百人一队散在全国各地,平时干的都是维护治安的事。

对于大规模会战不但士兵没有概念,连基层将领也没有经验。等有战事临时从各处抽调人员,整个军队根本谈不上有限的指挥体系,领军大将只能了解和指挥自己的亲卫队,而且超远途的抽调严重加剧了财政负担。

反观英军虽然纸面数据低于清军,但是凭借海军的机动性,反而基本每次战役都能集中起优势兵力打击清军,清军只能处处被动挨打,无法有效组织反击。

中国封建王朝自从汉宣帝之后,就进入乡贤政治,从法家主政事的变化成了儒家。失去了对基层政权的控制,从此皇权不下乡。

中央政府失去了总动员的能力,秦汉时期的遍布全国的驰道,也因为统治者的无能慢慢损毁,到清朝时期所剩无几。再者,我觉得鸦片战争是清朝的失败,但不是中国的失败,不是中国人民的失败,这一点非常重要。

鸦片战争在历史教科书中并没有被描写得太详细,反而《南京条约》被描写得刻骨铭心。从很深层次的原因上来说,当时中英国力的差距决定了中方在这场竞争中失利只是时间问题。

从主观因素来说,清军的实力从十八世纪的乾隆后期就已经明显下降,清缅战争,平定新疆,打得很吃力。

用十八世纪以前的装备,去对付拥有蒸汽轮船的英国殖民军是不明智的,用红夷铁炮跟滑膛炮对轰是会吃亏的。

战争信息迟滞,清朝的六百里加急,从广州到北京的战讯需要一个礼拜,一来一回半个月。战术、武器、将领差距,英军用近代的战术攻城略地,比如先攻侧翼,晚清军事将领反应不过来,只防正方。

武器方面不仅枪支弹药式样不行,而且没有按时检修更换制度,很多是伤不了别人反伤自己人,不仅第一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时也面临这个问题,清的海防主要针对倭寇。

清的将领没有退休制度,很多七十多岁还带兵,比如陈化成。这是一场绝望的现代和中世纪的战争。清军的职责。他们和今天的军人不同,那时的清军还是警察内卫,具有兼具的身份,调兵除了军费的耗损,还有承担一旦内乱无法收拾的局面,而晚清的起义是非常频繁的,川楚白莲教,复明义士,等等大小不断。道光不了解英国,清军将领也不了解,他们无法想象几万人的部队几天的时间里,这支部队就可以攻击中国东南沿海任意一个城市。再者说,清政府并没有决心将战争进行到底,战和不定,一方面资源有限,一方面打赢很难,但不输是有可能的,问题是压力过大,很容易让执政者考虑后路。英国的战略目的是正确的,派出两三万人的部队不可能是征服清朝,只是达到通商的商业诉求,维护东印度公司鸦片贸易的利润,哪怕战事不利,也要表明自己反对朝贡贸易的态度。

二十几年前,英国已经对东南亚进行过了战争,形成了远东基地,军事打击中国的补给和兵力投放不成问题。第三就是军事技术的优势,军事理论和军事装备的优势。

另外,掌握绝对制海权的一方,可以在海岸线和大江大河内,军舰能够到达的任意地点发动进攻,海运的效率在当时远远高于陆运,英军爱打哪儿就打哪儿,清军只能被动防守疲于奔命。

真就陆军面对面作战,清军和英军的差距没有那么大,无奈英军的战术机动完爆清军,海军还可以对登陆作战进行有效支援,能切断长江水运,这样清朝就受不了了。

军费损耗,除了费银子,还要想银子从哪来,还要想朝廷没银子了将面临什么,加上清朝是少数民族政权,扬州十日屠城,以及文字狱政治罪之风,统治者吸收了汉族制度文化巩固政权。

但他们时刻提防满族被同化的危险,很多都是隐形的满汉冲突。需要指出的,中国近代史开端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但清朝版图之大,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次战争的实际意义较为局限。

因为其影响主要集中在东南方,而对于直隶、东北、西南的影响是有限的,没有朝野震动,也没有军事防备加强。对自然经济的解体,政权的撼动都是有限的。

但由于侵略性不断加强,因为清政府的颟顸,专注于满汉倾轧,没有对这次的警钟警惕,导致国土沦丧,几近亡国灭种,后人反思,这是中国开始从被朝贡的“老大”变为殖民地的开端,所以这一次战争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郑成功的部队在明末算是二流的部队,陆战基本被清军压着打,但是里面的炮兵射击精度都能吊着热兰遮城里的荷兰人打,第一轮炮击就能精确炸掉热兰遮城里的荷兰人的总督府。而八里桥上绿营炮兵技术,差到一炮都没打进英法联军的阵地里,纯气氛组。

明代规划好的军队体系,被清朝改得七零八落,先进武器全都收回八旗军库,和平后分化绿营,将其拆分成原子状态。

一个点,一个点的驻扎,每个点少了仅有几十人,多了也就几百人,完全当治安队用,弹药补给全靠个人买,武器技术装备的差距,军事体系全面落后。英国人攻镇江,八旗要先杀百姓再打英国人。

旧社会,很少或者几乎没有军民一家亲鱼水情,百姓与军队,矛盾激烈,一个无论输赢抢百姓骚扰百姓,恶行累累。

另一个也想浑水摸鱼痛打落水狗,落单士兵往往被打死。最后,封建军队组织度很差,喝兵血,逃跑是常有的事,思想教育没有,所以顺风浪逆风崩。

人家四川兵,一看是逆风局,有必要为了三核桃两枣在宁波拼命吗?

在人家看来,离得十万八千里,老婆孩子怎么办?打两枪对得起皇上了。一看顺风局,当然冲上去抢人头领赏钱了。

这也是为什么史书上,经常有军队出现不利的局面,就有人大喊我军败了,几十万军队直接跑没人了。

在清朝初年的雅克萨之战,清朝的火炮技术还是和沙俄旗鼓相当的,当时的缺陷是不了解如何攻打文艺复兴城堡也就是棱堡,棱堡的交叉火力让清军不太适应。

到了1840年的时候,清朝军队装备的还是前膛炮和火绳枪,而英国已经开始装备武力更强大的臼炮和更方便使用的火帽枪。

更重要的是西方的军事装备已经科学化了,欧洲的炮兵在发炮的时候,是根据弹道表来计算弹道轨迹了,而且很多欧洲国家的炮兵都是在专门学校经过专业训练的,而清朝的炮兵基本上还是靠经验和直觉。

当武器有代差的时候,靠人数多已经没意义了,几十年之后西方殖民者拿着几把马克沁机枪就可以屠杀成千上万的人,人数再多不过是给人家当靶子而已。

清朝本身的腐败落后都不是主要原因,只要海军是英国占统治地位,清军陆军好一些也只能增加英军的伤亡,改变不了战争的结果。你陆军再强,能阻止英国军舰封锁长江吗?同样的类比还有航母和陆基航空兵。

一般情况下航母舰载机战斗力不如陆基飞机,但是航母是流动机场,随时可以走动,把船开来开去就行。陆基航空兵的转场却远远比航母麻烦,航空兵转场可不是飞机飞过去就行,后勤保障的人员、物资和设备也要一并转运,效率比海军开船差太远了。

在卫星时代拥有航母的海军,完全可以寻找对方相对薄弱的地点发动进攻。

清朝统治者始终把汉人当成低等人,处处防着汉人,而且像文字狱等压迫汉人的行为导致汉人始终活在压抑的环境下,满清的残酷通知压迫了民族思想,百姓们就觉着谁当皇帝哪怕是洋人都一样,压根就没有民族国家的概念。

所以甲午战争我们看到除了邓世昌,刘步蟾等爱国将领誓死抵抗到底外,绝大多数军队都是能跑就跑,即使人数优于对手,武器优于对手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说到底是清朝统治者自己作的孽太深重了,况且后面还有利用义和团对抗八国联军,打不过转过头来就帮助八国联军屠杀义和团,就这么个腐烂透顶,不得人心的王朝,打败仗是必然的。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