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永不加赋承诺是否兑现?

康熙承诺的永不加赋实现了吗?康熙作为最后一位被称作“千古一帝”的帝王,其在位六十一年,开创了大清唯一的盛世,即由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代共同完成的“康乾盛世”。虽说由于败家子乾隆的大肆挥霍,“康乾盛世”的末期基本就是外强中干的状态,但三代皇帝的所作所为确实让当时的大清呈现出国富民强的盛状。不过关于康熙所定下的永不加赋政策,在后世学者看来属于一项有争议的政策,其诞生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百姓需要缴纳的人丁税,但这项税收在雍正时期就被废除了,而康熙做出的永不加赋的承诺也就失去了意义。

康熙皇帝作为当代影视文学作品的当红人物。几乎被塑造成了仁德和威严并存的完人。他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宣言。更被当作了清初一项德政来宣传。然而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可以清楚的看到。永不加赋只是一个冠冕的政治口号,他的实际作用远不及自己的儿子雍正皇帝,施行的摊丁入亩的税收政策更加惠民。

康熙的永不加赋。是在康熙五十年的基础上。当时征收的人丁税作为标准。以后再增长的人口再也不计入人丁税。先不说这个人丁税没有过多少年就被雍正皇帝废除了。就是康熙五十年的标准,也是将生老病死计算在内的。意思就是死去的老人该缴纳的税银,由年轻的丁口来补充。保证税银的总量不变就行。这倒更像是一道懒政的规定。是对当时大量人丁隐匿户口现象的官方宣言。

一.康熙朝的社会发展实况

1.清初混乱,赋税不当

清初沿袭明代的赋税制度,将税役都折成银两征收。但由于社会动荡,战争频繁。且清初旗人政治权力独大。其实赋税征收情况混乱。各种杂派相当多。人头税一直存在。劳动人民苦不堪言。

康熙朝战争频繁,社会并没有从明末的劫难中恢复过来。由于军饷的需要,康熙朝的人丁税起伏很大。每人从四两到10两白银不等。这给无土地的底层人民造成了巨大的负担。人民纷纷逃亡,拒绝缴纳赋税。

为了逃避人丁税,大量的人口隐匿了户口。这就给国家评估国力,征收赋税造成了巨大的麻烦。同时流民四起,聚众闹事。给社会的安定造成了潜在的威胁。

2.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为了扭转国家混乱的局面,在平定了三藩和台湾。国家稍微安定的时候。康熙做了永不加赋的政治宣言。

他以康熙五十年的人口为标准,将税银变为一个固定的值。即白银三百五十万两。然后死去的丁口由壮年丁口补充。

清朝政府将总的丁银数和各省的赋银数相除。得到田地与人丁赋税的比例,然后压制各省执行下去。其实是一个拯救财政危机的措施。

反正永远也收不齐的丁银现在被强行摊派了下去。各省督抚只有强制性的收取赋税。中央的财政压力下放,又得到一个仁德的名头,那么康熙又何乐而不为呢。

3.缓解流民,管理户口

虽然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其实更像一个政治口号。但是确实缓解了流民四起的现象。人总要生活,要吃饭。既然不用再交人丁税。人民还是倾向于安定下来,养家糊口,繁衍生息的。

补充死去人丁丁口税的十八岁壮年劳力,当然优先选择有纳税能力的人。这样才能交满中央规定的赋税。康熙五十年后一直到乾隆朝代。普查的人口增长翻了两番还不止。

这当然在这段时期恰逢康乾盛世。社会相对安定的原因。但是先前大量隐匿的户口可以没有顾虑的申报。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二.政策实则为摊丁入亩的政策准备

1.雍正皇帝之贡献

被吹的天花乱坠的永不加赋,其实远不及马上要推行的摊丁入亩更加的具有建设性,更加实际的解决了清朝财政。人口。治安等综合社会问题。他将人丁税永久性的废除,其实也是让永不加赋的效果只维持了几十年。

雍正皇帝务实,刚毅。他挽救了康熙末年倦政造成的政权危机。从根源的角度加强了清朝统治的基础,为乾隆朝代清朝的盛世做了完美的准备。

摊丁入亩虽然仍有弊端。但是切实的保护了中下层人民的利益。让税收政策倾向于对富人征收重税。维持了一定的社会公正,是时代的巨大进步。

他和雍正推行的火耗归公一起,从制度上加固了这个最禁锢思想,最保守的封建朝代。雍正朝的朝廷岁入数倍于康熙朝,而在人口,商业大大发展的乾隆朝代,却只比雍正朝代多出了二成。

雍正的改革确实触动了士绅阶层,地主阶层,知识份子的蛋糕。让他在史书上名声不显。他低调务实的作风和康熙乾隆好名声。好大喜功的做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负担滋生,供应不足

无论是冠冕堂皇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还是摊丁入亩。根本上是为了加强清王朝的统治。保证朝廷的财政收入。

他在执行的过程中,客观上保护了一些底层的利益。但是就像黄宗羲先生所指出的那样,中国的历代税收改革,大抵是将杂税,纳收等并入主税中。随着时光的推移,又会有新的杂税,纳收出现。这样的反复。最终越来越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一条鞭法在执行的过程中。受到土地归属的影响很大。而我国幅员辽阔,基层官员执行力低。对土地产权的变化反应迟缓。让后期的赋税收取困难重重。

随着晚清社会人口的激增,土地的供应渐渐跟不上潮流。清政府吃不到人口增长的红利,按土地收税又相对固定。统治力渐渐下降。这就让从嘉庆朝开始的农民起义层出不穷,这样动荡的社会离康熙吹嘘的永不加赋也只不过过了一百余年而已。

结语: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更像是一个政治口号。而不是惠民的政策。他勉强算是摊丁入亩在康熙朝的萌芽。可是重要的赋税制度毕竟是在雍正朝施行的。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去吹嘘康熙的仁德。都不应该夸大政治口号的作用。康熙皇帝当然在维护祖国统一方面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是圣人化满清的皇帝。将他的话语掐头去尾的神圣化,是极端不负责任的。

康熙和乾隆这样的皇帝,是读书人喜爱的,地主阶级喜爱的。真正加强王朝实力,让底层百姓日子好过这么一点点的。是务实的雍正皇帝。作为统治阶级,及时调整符合社会现状的政策,才是最大的利民。执行力,果敢和敏锐的洞察力才是保证及时实行政策的基础。康熙的口号没有真实的减轻百姓的负担,动荡的清末离这个口号也只不过区区两百年而已。

参考资料:

《清史》

《中国赋税思想史》

《中国财政史》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