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为何如此痴迷玉米?为什么他被戏称为赫鲁玉米?

赫鲁晓夫为何叫赫鲁玉米?提起赫鲁晓夫这个名字,相信不少人对其没有多大的印象,但要说起他的外号的“玉米晓夫”,那么相比大家都会会心一笑。毕竟因为大力种植玉米而得名的领导人世界上也就他一个了。作为苏联的第三代领导人,赫鲁晓夫并不像其前任斯大林那般强势,他所面对的苏联是一个发展畸形的苏联,彼时的苏联重工业发达,但其余的民生经济体系非常的落后,尤其是粮食短缺,乌克兰甚至都爆发百年难得一见的饥荒,于是他根据乌克兰当地的传统玉米种植方法,大力推行玉米种植,并成功解决了当时的饥荒问题。玉米在乌克兰的成效甚好,他就想要看看是否能够在俄罗斯其他地方进行推广,早先他还是比较谨慎的,显示在自家农田进行试种,结果大丰收,接着又在周围的农庄进行试点,结果不例外的也丰收了。于是他就认为玉米适合苏联的种植环境,在苏联全境进行大范围的种植。可局部的丰收并不代表玉米能够适合所有地区的土地,大力推行玉米种植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反而浪费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这也导致了他后来被政变夺权。

赫鲁晓夫是苏联的第三代领导人,比起他的前任斯大林来说,他的能力饱受争议。不光外国人觉得他不靠谱,苏联高层官员也是如此认为,最终他趁着他在黑海之滨度假的时机,勃列日涅夫发动了政变,至此赫鲁晓夫也就光荣地“退休”了。要问赫鲁晓夫对什么东西最钟情,答案就是玉米了。

赫鲁晓夫上台之后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玉米运动”,为啥他要在苏联大规模推广种植玉米呢?原因其实非常简单,苏联看似是一个超级大国,但是事实上他们的国民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刻意强调重工业发展,导致苏联的轻工业以及农业非常落后。苏联拥有众多的人口,但是农业却不发达,这对国家安全也有着巨大的负面影响。

赫鲁晓夫还没有成为苏联领导人的时候就明白这一点,他很想提高苏联的农业水平。1949年乌克兰的农民改进了传统方法,使得玉米获得了大丰收。正在寻求解决农业问题的赫鲁晓夫得知后非常兴奋,他认为玉米是提高苏联粮食产量的重要作物。他甚至在自己的家的菜园里都种上了玉米,在担任莫斯科第一书记的时候,也在当地推广种植玉米。1953年他又在自己家周边农庄播种玉米,取得了不错的收成。

自己的种植玉米取得了成功,这让赫鲁晓夫乐观的认为在苏联全面推广种植玉米也一样能够获得丰收。1953年9月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成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他一上台就提出了种植玉米的想法。但是大家都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玉米推广能不能成功。赫鲁晓夫倒也不气馁,每次一有机会便会宣传玉米的好处,在他看来种植玉米简直就是解决苏联农业的最佳方式,不仅能养活百姓,还能为牲畜提供食物,发展畜牧业。

当时美国的农场广泛种植玉米,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的时候还特意参观了美国的农场,美国平原广阔,方圆几百公顷的玉米把赫鲁晓夫震惊了!美国人能行苏联人也能行,这让他坚定了在苏联推广玉米的想法。然而想法很美好,但是现实却非常残酷,苏联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不同于美国,这也导致无法种植玉米。

很多苏联农民听信了赫鲁晓夫的话之后,播种了玉米结果导致颗粒无收!很快赫鲁晓夫也发现了问题,赫鲁晓夫的“玉米运动”沦为了笑柄,苏联老百姓给赫鲁晓夫取了一个外号:“кукурузныепочатки”,音译为“古古鲁沙”,翻译成汉语就是“玉米棒子”的意思!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