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的核心思想:尊重自然、珍惜土地、持续发展

农家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战国时期一直都是吸引人们眼球的一段历史,最知名的就是诸子百家争鸣的故事了,而在这些流派当中,有一个流派是名声不显,但却对后世影响颇深。它就是农家,农家的核心思想就是要以农为宪,也就是所谓的尚农主义,农家认为治理国家首先需要引导民众向农,以农为本不仅可以帮助国家获得大量的财富,还可以对人民的品格进行塑造,农民品格好了就会听从国家的号令,进而可以转化为重要的兵源,从而达到平时务农养国,战时当兵救国的目的。

首先是它的国家治理方案:以农为宪。以农为宪,是对农家法律思想的总结,即一切以农业发展为中心。所谓“上农”,即“尚农”,也就是说以农为上,以农为纲,以农为宪。《上农》开宗明义,引后稷之言:“所以务耕织者,以为本教。”农家“盖出于农稷之官”,因而不同于儒家治国先谈仁政,《上农》主张贤君治理国家,要首先导民向农。它强调,以农立国不仅仅是为了获得财富,而是看重了其对人民品格的塑造,所谓“贵其志也”。

其次,如果舍本事末,不务农事,则国家就治理不好。人民弃农经商,则不听号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农民才是国家主要的兵源,而商人则不是,历史上极少征召商贾去当兵;大家都不务农而选择经商,固定的田产就不多,对逐利而徙的商人而言,国家一旦有难,必然会选择另寻他国立足而非抵抗;弃农从商会导致人民喜好耍弄智谋,“好智则多诈”,行为诡诈多端就会在法令上耍机巧,规避法律,使得法律难以执行。这个思想其实很像中国古代一直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

其实,君民并耕才是农家学说最核心的观点,基本观点是要求统治者重视农业、重视农民。从字面意思来看,所谓君民并耕是“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飱而治”,但其并不是真的要求君主和百姓一起劳动、一起耕作,而是“上古原始氏族社会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劳动和夏、商、周三代‘天子’派农官监督农奴耕种‘公田’的遗风”。这其实只是最高统治者对农业生产应该持有的基本态度。

农家的“农治”“农本”等思想是在中国古代封建小农经济萌芽之际提出的,体现了战国社会大转型时期农家学派对于社会发展路径的积极探索,也对中国历朝经济结构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