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族的传统舞蹈是什么?普米族有哪些民族舞蹈?

一个民族最重要的就是独属于自己民族的民族文化与风俗习惯,而展现一个民族特点的最好方式就是通过舞蹈来进行展示,因此各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舞蹈,普米族是我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的一个民族,他们只生活在云南省境内,很多人都很好奇普米族有自己的民族舞蹈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普米族有什么舞蹈的详细解答,其实普米族不仅有自己的民族舞蹈,且还是他们的民族舞还被列为云南省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2006年“普米族四弦舞乐”被公布列为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普米族乐器“四弦琴”又被称为“羊头琴”,普米语称为“比柏”。四弦琴演奏早期仅局限于传统舞蹈《搓蹉》伴奏,现以演奏者的弹奏技艺任意演奏不受限制。四弦舞乐流传于兰坪县境内的普米族聚居区。

传说故事:古时有个普米男青年,看到中原汉族吹竽弹弦,热闹非凡,回到部落后和好友一同制作了四弦琴。每当夜幕降临,他们总是弹琴跳舞,灯火通明,通宵达旦,居住在天上仙女也被吸引下凡而来。

“四弦”制作:四弦琴制作时长约一周,由琴杆、琴头、琴耳、琴弦、琴马、琴枕、琴箱(共鸣箱)组成,琴身多用核桃木、西南桦木、香樟木等制作;琴头大多雕刻为羊头型;琴弦用风干后的羊小肠加工而成,现已改用金属弦线,但音色的柔和度不如羊肠弦;琴箱普遍为圆型或六角型,制作材料多为羊皮。

“四弦”音色:悦耳柔和、定弦多样、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和音丰富,节奏富于变化。

“四弦舞乐”种类:有多种弹奏技巧和丰富的曲目,共12种调式搭配有12种舞蹈,舞步随弹奏的曲目节奏的变化而变化。

四弦舞乐是普米族在田间地头、传统节庆、社交娱乐、传情达意时不可缺少的催化剂,深受普米族群众的喜爱。

来源:怒江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