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的死因探究:生平回顾与死亡原因说明

齐桓公(前685年-前643年),名姬诵,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一位杰出君主。他以其智勇和善于政务而广受赞誉,在位期间使得齐国强盛起来。然而,齐桓公在统治齐国期间并非一帆风顺,最终他因疾病去世。关于齐桓公的死因有很多传说和说法流传至今,其中一种说法是他在战斗中受伤后,由于未及时治疗而导致感染恶化,也有说是饿死的,大家也是各有各的说辞,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他的真正死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一起来看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齐桓公听从鲍叔牙的建议,不计前嫌,任用管仲为相,对齐国进行改革,使齐国“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悦。(《史记·齐太公世家》)”

对于齐国的兵甲富足,《战国策·齐策》中有这样的描写:“临淄之中七万户……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

古代通常都是大家庭单位,这里的七万户所代表的的应该是几十万人口,而这几十万人,竟然人人都能够去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这是何其繁荣的景象!

那么,齐桓公的霸业,究竟实施了哪些改革:

(1)建立宫廷官制。在相之下,设立大司行、大司田、大司马、大司理、大谏之官等五官,分别掌管外交、经济、军事、刑法、监察等,削弱了世卿的统治权力,增强了君主集权,形成了完整的中央政权机构。

(2)构建地方行政机构,实行国野分治;国都为国,其他地方为野。国中设二十一乡,其中工商六乡,士十五乡。每五家为一轨,轨设轨长。每十轨为一里,里设里司。每四里为一连,连设连长。每十连为一乡,乡设良人。再为臣设三卿,工设三族,商设三乡,泽设三虞,山设三衡,加强管理。对于野,以三十家为一邑,邑设邑司。十邑为一卒,卒设卒帅。十卒为一乡,乡设乡帅。三乡为一县,县设县帅。十县为一属,属设大夫。全国共有五属,设五属大夫分别治理。并划分各级官员的职权范围,属大夫管刑狱,县帅管划分田界,乡帅管一般政事,要求他们兢兢业业,不许荒废政事,不然处以刑罚。每年正月,五属大夫要向桓公汇报述职,桓公根据政绩来进行奖惩。

(3)军事刑法方面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规定士乡的居民必须服兵役。每家出一人为士卒,每轨为一伍,伍由轨长率领。每里五十人为一小戎,小戎由里司率领。每连二百人为卒,卒由连长率领。每乡两千人为一旅,旅由良人率领。五乡一万人为一军,十五乡共三军,桓公、国子、高子各率一军。农闲时训练,有战事时出征。这样既提高了士兵战斗力,也不必支付养兵的费用。

(4)经济方面通过减少税收,增加人口的生育水平,从而提高齐国的总体人口数量。对商业特别是盐商加以重税,以补足税收的差异。并实行了粮食“准平”的政策,避免富人抢夺穷人的粮食,进一步限制贫富的差距。也间接承认了农民自由买卖粮食的权利及自由私田的合法性。这种经济政策,亦为经济层面的国君集权。

此外,在齐国各处设立“女闾”,将战犯或罪犯的寡妇充于其间,并抽以税收。这样的做法导致了许多秦人、人慕名而来到齐国,大大的充实了齐国的国库。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死于宫内。对于齐桓公之死,很多人认为是饿死的。究其原因,大概是根据《史记》中“桓公尸在床上六十七日,尸虫出于户”的记载推断而来。

历史上对齐桓公死因有详细记载的并不多,只有《吕氏春秋》和《东周列国志》有较多的陈述。

《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二回“晏蛾儿逾墙殉节,群公子大闹朝堂”:“……桓公曰:腹中觉饿,正思粥饮,为我取之!蛾儿对曰:无处觅粥饮。桓公曰:得热水亦可救渴。蛾儿对曰:热水亦不可得。桓公曰:何故?蛾儿对曰:易牙与竖刁作乱,守禁宫门,筑起三丈高墙,隔绝内外,不许人通,饮食从何处而来?……桓公叹曰:我死若无知则已,若有知,何面目见仲父于地下?乃以衣袂自掩其面,连叹数声而绝。

《吕氏春秋·先识》中记载:“有一妇人逾垣入,至公所。公曰:我欲食。妇人曰:吾无所得。公又曰:我欲饮。妇人曰:吾无所得。公曰:何故?对曰:常之巫从中出曰:‘公将以某日薨。’易牙、竖刀常之巫相,与作乱塞高墙,不通人,故无所得。卫公子启方以书社四十下卫。公慨焉叹,涕出曰:嗟乎!圣人之所见,岂不远哉!若死者有知,我将何面目以见仲父衣乎?蒙袂而绝乎寿宫。虫流出於户,上盖以杨门之扇,三月不葬。此不卒听管仲之言桓公非轻难而恶管子也……”

以上可以看出,这两部著作记载了齐桓公饿死之说,但从时间上看,《东周列国志》明显参照了《吕氏春秋》中关于齐桓公之死的记载,但作为一部明清小说,《东周列国志》显然不能作为史料进行考证,而《吕氏春秋》集先秦儒家之大成,是一部具有“道家思想”的学术著作,在历史考证方面也不如史书具有说服力。

齐桓公究竟怎么死的?

对于历史事件的研究,有着一定参考说服力的往往是编年体通史或者纪传体通史,如《史记》《资治通鉴》《左传》等。这些史书是如何记载齐桓公之死的?

《史记·齐太公世家》中记载:“桓公病,五公子各树党争立。及桓公卒,遂相攻,以故宫中空,莫敢棺。桓公尸在床上六十七日,尸虫出于户。十二月乙亥,无诡立,乃棺赴。辛巳夜,敛殡。”

《左传·僖公十七年》记载:“管仲卒,五公子皆求立。冬十月乙亥,齐桓公卒。易牙入……”

无论是《史记》还是《左传》,这两部具有史料考证性质的著作并没有详细描写齐桓公之死,也许是作者对历史的尊重,对尚不明确的历史不着笔墨。

而作为另一部先秦学术著作《管子》,其内容博大精深,在其历史学术价值上,有学者认为《管子》胜过诸子百家之学,而且是稷下道家推尊管仲之作的集结,有学者认为这是齐国史官在历时几百年的时间里不断补充整理而成的巨著,在参照和考证齐国历史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

在《管子·小称三十二》中记载:“……有一妇人、遂从窦入,得至公所。公曰:吾饥而欲食,渴而欲饮,不可得,其故何也?妇人对曰:易牙、竖刁、堂巫、公子开方四人分齐国,涂十日不通矣。公子开方以书社七百下卫矣,食将不得矣。公曰:嗟兹乎!圣人之言长乎哉!死者无知则已,若有知,吾何面目以见仲父于地下!乃援素幭以裹首而绝。……”

“乃援素幭以裹首而绝”。幭,覆物之巾也,也就是说齐桓公用幔帐将自己闷死了。

也许,这才是绝世华丽的一代霸主的最终结局。作为一代霸主的齐桓公,在病重之际,是不堪忍受饥饿的,也不愿意自己活活饿死,他后悔未听管仲之言,只有用这样的方式才得以能与地下与管仲相见吧。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