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才华横溢,被誉为古代才子的传奇人物

贾谊,古代西汉时期的杰出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才华高度令人赞叹。贾谊的智慧和卓越的才能在当时备受推崇,他以其广泛的知识和独特的见解而闻名于世。作为一位富有洞察力和勇于创新的思想家,他提出了许多深刻的政治理论,对推动国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贾谊这个人物的才华到底有多高吧,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一起来看看

被毛主席认可的历史人物有不少人,他们大多都是历史上的贤君名臣,一如朱元璋、贾谊等人。

而对于贾谊这位西汉时期的大家,毛主席更是用了两首诗来表达他的才华。但是,同样我们不得不说的是毛主席对于贾谊的评价,是十分复杂的,在赞许他大才的同时也颇有几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意思。

少年天才

汉高祖刘邦举起推翻暴秦的旗帜时已经四十多岁了,在强敌环伺、更有万人敌项羽的威胁之下,刘邦能够成功建立汉朝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身边有萧何、张良、韩信的帮助。而在高祖之后,汉朝虽然经历了吕后之乱但能够平稳发展,则一样有赖于汉初的贤臣良将云集,文有陈平、张苍,武有周勃等人。

这些人才莫不是世间罕有的大才,然而在这些人才中却有一人成为了沧海遗珠,终其一生都郁郁不得志,年仅三十二岁就在梁国病逝,这个人就是贾谊。

洛阳自从商朝时期就已经是重要的大都市,后来经过不断的发展,终于成为中原文化发源地之一,在这里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而出生于洛阳而贾谊从小在这里长大,早已耳濡目染,从小就学习儒家经典的他小小年纪已经有超人的学识和韬略。

由于贾谊天资聪颖,所以他年少之时就拜大儒张苍为师。张苍是曾经追随汉高祖南征北战,不仅武艺高强,还精通天文地理,在张苍的倾心教导之下,贾谊的才华更加出众,很快就名动天下,可是张苍教授了贾谊如何学习,但是却没有教授他怎样为人处世。

贾谊学成之后,被河南郡太守邀请成为自己的幕僚,在河南郡太守身边,贾谊献计献策,帮助太守将河南郡治理得井井有条,后期,汉文帝见到河南郡守吏治卓越,于是就将他调往长安,出任廷尉,而贾谊也跟随太守前往长安。

在太守成为廷尉后,就将贾谊推荐给汉文帝,在君臣奏对中,贾谊侃侃而谈,于是汉文帝破例封他为博士。博士在汉初是一个重要官职,相当于皇帝的幕僚,甚至可以左右皇帝的决策,而这时候的贾谊刚刚二十一岁,是汉文帝博士团中最年轻的一位,不出一年,贾谊由于深受汉文帝信任被封为太中大夫,可以直接上朝,参与朝政。但是这也是他命运的转折点。

贾谊对于当时汉朝出现的隐藏性的危险都向汉文帝提出了解决意见,比如刘姓封王阻碍国家一统、威胁统治。贾谊认同中央集权体制对当时国家的统一有重要作用,但是刘姓封王势力过大,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国家的统一,而让他们不造反只能逐步削减诸侯王的势力,为此他上书皇帝可以实行“推恩令”,将诸侯王的土地分封给他的所有儿子们,逐步减弱诸侯王对中央的威胁。可是这个建议汉文帝并没有决绝也没有采纳,只是搁置,直到汉武帝时期才将“推恩令”实施下去。

除此之外,在汉朝出去,国家一直奉行“黄老之学”,对于平民百姓的生活一直采取“无为而治”的态度,这虽然有利于休养生息,有一定的好处,但是百姓逐利,纷纷开始做生意赚取钱财,可是田地荒芜,无人种植,这也就导致汉初国库空虚。于是贾谊向皇帝上书,请皇帝颁布政策“贵农贱商”,使老百姓都能去耕种,保证国家粮食充足。这项策略让汉文帝很满意,并且将“贵农贱商”这项政策逐渐开展,果然汉文帝时期粮食储蓄达到汉朝顶峰。

可是贾谊虽然才华横溢,超出常人,但是他却不会为人处世。

贾谊作为一名文人,一直看不上那些武将出身的老将军,于是经常上奏书弹劾周勃等老将不懂朝政,而那些将军起初并没有将他的话当做一回事,但是任谁也不能总被人莫名其妙的骂,于是贾谊惹了众怒,因此在群臣的抨击下,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随着周勃等老将逐渐病逝,朝廷中对于贾谊的反对呼声减少,汉文帝再次将他调回朝廷任职。贾谊归来依旧是少年,这次的贬谪经历并没有让他牢记要为人处世的教训,他依旧不管不顾。

回到长安后,他立刻向汉文帝提出了两个计划。第一,消灭匈奴主力;第二,削弱诸侯王势力。可是这两项建议并不符合汉文帝的主要需求,在他多次上书请求汉文帝办这两件事情后,再次被惹怒的汉文帝将他贬去梁国,让他去辅佐梁王刘揖。

梁王刘揖是汉文帝最疼爱的儿子,他如同年少时的文帝一样,一腔热血决定治理好封地,当他知道贾谊成为自己的老师后,非常高兴,于是待贾谊以长辈之礼。贾谊也毫不藏私,将所有治国理政的学问都教授给梁王,但是没想到一次意外的坠马,让梁王一命归西,贾谊也因此受到打击,一度病重。

汉文帝为了能够让贾谊重新振作起来,于是就将自己的小儿子刘武封为梁王,让贾谊继续辅佐刘武,可是此梁王非彼梁王,在贾谊将知识倾囊相授后,再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悲痛之情,年纪轻轻就与世长辞。

主席称赞

毛主席喜欢读史书,他认为在读史的过程中可以避免很多错误路线,所以他将历朝历代的史书读过很多遍,也为很多历史人物做出评价。而当他读到贾谊的时候还为贾谊写下了两首诗,一首为《七绝·贾谊》,另外一首为《咏贾谊》。

《七绝·贾谊》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坠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

在《七绝 贾谊》这首诗中,毛主席赞赏了贾谊的才华、格调举世无双,并且他的才华能够让后世的李白、李贺、李商隐等赞叹,而且贾谊文采卓著,曾经的《鹏鸟赋》、《吊屈原赋》、《过秦论》等文章都出自他手。

可是贾谊的心太小了,只能容得下一个梁王,梁王的意外坠马将他的活下去的心彻底击碎,他在政治上最大的靠山已经去世了,他也就彻底绝望了,最终也郁郁而终。

《七律·咏贾谊》

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

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

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

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

而在《咏贾谊》这首诗中,毛主席则直接表达了对贾谊才华的肯定与赞叹,也对他抑郁而死表现出遗憾。

毕竟单以后世所见而论,恰是汉文帝没有听从贾谊削藩的策略,导致汉景帝时期中央朝廷与诸侯王矛盾尖锐,才爆发了“七王之乱”,更是险些断送了汉朝根基。而贾谊曾在被贬长沙的时候看见汨罗江,写下了一篇《吊屈原赋》,如今却没想到自己最后的结局竟也与屈原相同,都没能受到君主的重视,一身才学无用武之地。

总结

贾谊的早逝不仅是时代的悲剧,也是他自己人生的悲剧。正如毛主席在两首关于贾谊的诗词中所描述的一般无二,贾谊本可以成为大汉王朝之中璀璨的一颗明珠,可奈尔他却身在其中不能自拔,最终也因为心情郁结、过度忧郁而英年早逝。

又怎不令人扼腕!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