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武术的作用和意义

武术作为一种独特的体育活动,具有广泛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它不仅是一门传统的战斗技艺,更是一种身心修养的综合体验。通过学习和实践武术,人们可以培养出坚强的意志力、灵活的身体素质和全面的协调能力。此外,武术还能提高人们的自律性、耐力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在现代社会中,这些特质对于个人的成长和成功非常重要,接下来小编就来为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武术的作用以及意义,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一起来看看

武术

导语:中国武术的本质是格斗还是养生?我认为要了解这一点,必须从武术的起源和发展入手。我的观点:中国武术天生就是用来搏斗的,养生不过是武术发展过程中的衍生品而已。何以见得?我们用事实来具体讲述一下。

一、中国武术的起源

中国武术的本质就是“技击性”,所以早期的称呼应该为“武技”。要研究和阐述武术的起源和发展,必须从武技开始。

1、与野兽的搏斗,产生了初级武技

中国武术最早产生于原始部落时代的狩猎活动中,《韩非子▪五蠹》中记载:“人民少而禽兽众”,所以狩猎过程中,难免会被猛兽袭击,因为几乎每天都要出现在野外寻找食物,所以被猛兽袭击的概率非常大。

久而久之,最基本的武技出现了,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徒手搏斗和器械搏斗。在具体运用中,自然产生了如奔跑、跳跃、闪躲、翻滚、拳打、脚踢等最初的武技动作;器械方面,也自然产生了击、刺、砸等技巧,同时也促进了武器的发展。
原始人与野兽搏斗

比如,从考古中发现,60万年前的“北京人”遗址中,已经有了大量粗糙的石锤、石刀等石器和少量锐利的骨器,要知道,“北京人”还不是后来的“智人”。

2、与人的争斗,使武技得到发展

随着人类数量的逐渐增多,野兽数量的逐渐减少,原始人群之间为争夺食物、领地、配偶等资源而发生的战争摩擦越来越频繁,武技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那个年代,可以说部落里每个人都是战士,也都是武者,不分男女。

最著名的炎黄联盟与蚩尤之间的逐鹿之战,可以说是男女齐上阵,据说蚩尤的老婆就是一位非常厉害的女武者。同时,蚩尤不但发明了传说中的“五兵”,即:戈、殳(shū)、戟、酋矛、夷矛,他还有“战神”之称,是角力的好手。他在与黄帝战斗时,因徒手搏斗技艺更强,而打败了黄帝。

古代部落战争

这说明在原始打斗中,一方面促进了武器的发展和运用,另一方面也发展了徒手搏斗中擒、拿、摔、打等战斗技能。更重要的是,人们战斗意识、竞争意识的出现,强化了战斗竞争的观念。《晏子春秋》载:“凡有血气者,皆有争心。”神话中也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来说明人们的战斗意志。

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原始部落出现了有组织、有目的的练兵,各种武技动作经过战争中的精简和提炼,作为经验,更系统化的保留下来,并传承下去。

3、武技在原始宗教、教育、娱乐中的发展

除了战争本身,人们在狩猎、战争前后,都要进行祭祀活动。古人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两项在先秦,乃至更早的三皇五帝时代,都是交织在一起进行的。

在这些活动中,武舞是最主要的项目,他们以场面宏大的武舞来激发人的战斗意志,使部落的子民勇敢杀敌。

巴渝舞

《三国演义》中,刘备被周瑜邀请,到江东见面,宴席上让军士表演了一段“巴渝舞”,这个舞蹈就是武舞,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战前舞,并流传至今。

二、古代武术的发展及解放后的现状

先秦由于战争的频繁,成了武术形成的重要时期,而到了秦末两汉时期,由于武技被系统的记录在书籍中,武术中偏理论研究的“术”形成了,同时武术也分成了两大块,具有艺术性和表演性的套路出现,中国武术开始两条腿走路,这是武术真正大发展的开始。

1、青铜器时代的武技发展

当时间来到夏商周时期后,青铜器开始出现,自然也出现了一系列如剑、戟、殳、戈、矛等青铜武器,而由于车战的出现和发展,配套武器也越来越丰富,上面提到的五种主要兵器都是车上士兵所用的武器。同时,车战还囊括进了远射,即弓的运用。于是,盾也出现了,当时就出现了不同用处的“五盾”。

可见,当时车战既有弓箭远射,又有长兵击刺,还有短兵相接,既有攻,又有防,军队作战攻防兼备。

车兵

后来车战向车步协同发展,步战的比例越来越大,到了战国后期,车兵几乎退出历史舞台,骑兵和步兵大展其威,但步兵在中原地区还是主力。为了步战的需要,短兵、拳搏、角力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另外,西周时期把射术与礼乐相结合,形成了“射礼”。射礼共有四种:①大射,天子与诸侯在举行盛大祭祀之前,为选拔参与祭祀的人而举行的射礼;②宾射,诸侯来朝拜天子或诸侯会盟时举行的射礼;③燕射,天子、诸侯娱乐宴会时的射礼;④乡射,乡大夫举行乡饮酒礼时举行的射礼。其中,乡射对军队选拔士兵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乡射礼中,射术精湛的甚至会被选拔为车左。

2、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武术体系初步形成

随着战争方式的转变,车战变成了车步协同,后来干脆就变成了骑步协同的形势。武技的社会功能也随之向多样化发展,武术的表演性、竞技性、娱乐性和健身性等社会功能的出现,形成了多样化的武术文化。

特别是这一时期,人们斗剑成风,涌现出了很多击剑高手,如越女、庄子、荆轲、曹沫、聂政等,即便是孔子他老人家也是武学高手,徒弟子路同样是剑术高明的游侠。

同时,兵器的制造技术也越来越高超,制造出的武器也越来越精良,而且具有地域特色,《周礼▪考工记》记载:“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越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地气然也”。

《越绝书》中还详细记载了欧冶子、干将、莫邪等铸剑大师,以及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巨阙及干将、莫邪、龙渊、太阿、工布等名剑之特色与神异。

3、秦汉时期武术中“术”的形成

“术”就是理论。这一时期,武技已经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汉书▪艺文志》把当时的兵书归为四大类,即:《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项羽就是《兵技巧》的代表人物。《兵技巧》中就记载有大量的射法和武术技法,如《逢门射法》两篇,《阴通成射法》十一篇,《李将军射法》三篇,《手搏》六篇,《剑道》三十八篇。

从这里可以看到,《兵技巧》可以算得上最早的“武功秘籍”,而且还是上乘的武学,这代表了“术”的形成,而且有把武术从兵法中单独分离出的倾向。从史料来看,武术技法不但有套路的练习,还有对练,甚至出现了“空手夺白刃”的绝技。

秦统一中国之前,具有观赏性的武术套路就出现了,著名的“鸿门宴”上,项庄舞剑就说明了剑术套路已经流行于军中,汉代沂南墓剑饰图中帝王欣赏剑士舞剑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同时,由于骑兵的发展,剑已经不适应马上作战,刀逐渐代替了剑在军事舞台上的地位,剑更多的是以非军事用途继续发展了下去,佩剑之风兴起,并与君子文化挂钩。

在战国之前,武技多为贵族和国人口授相传,到了战国时期,战争规模扩大,特别是李悝、商鞅等变法后,各国逐渐废除奴隶制,人口猛增,可战之兵也持续增加。没经过系统培训过的新兵,在军队中接受系统武技训练。
云梦秦简

《云梦秦简》中记载,非战时,普通人每年有一个月的时间到县里接受军事训练,而这些普通人都是每家每户的青壮,也就是因为这样,武技被扩散到了更广阔的民间,以便朝廷随时征兵,随时有兵,这使得民间的武技也得到了发展。

至此,武术已发展为了两大类别:一类是军队中流行的,具有攻防格斗作用的实用性技术动作;另一类是适应表演需要,把攻防技术反复加工提炼而逐渐形成的套路技术。武术从此两条腿走路,都有各自的生命力,而且长期并行不衰。

4、汉朝之后中国武术的发展

①汉以后,民间武术有超过政府军队武术的倾向。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群雄逐鹿天下,很多高手都来自民间,如关羽、张飞、刘备、赵云、太史慈、甘宁、张郃等大多出自庶族寒门,不过随着天下大乱,军阀混战,这些英雄又都聚集到军队里,反而又促进了军队武术的发展。

战争中武术的进步

②到了南北朝时期,因为是战乱时代,各个门类的武术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拳术在这一时期同样有了很高超的技艺,同时娱乐性武术发展也较快,拳术套路雏形已经出现。

而又因为战乱和南北两方都大兴佛教的原因,武术与宗教开始结合,因为躲避战乱,保护寺院,许多寺院、道观开始组织习武,武术与佛教、道教的结合就是这一时期的特点。

③隋朝完善了由南北朝开始出现的“寓之于农、兵农合一”的府兵制,而府兵正是来自国家的最基层,这无疑对武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后来,武则天创立武举制度,把隋唐时期的武术发展推向了高潮。

这一时期,民间崇尚任侠之风,出现了一大批游侠少年,文化上也与这种风尚深深的结合。诗仙李白除了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之外,也是一位剑术高超的侠客,更是留下了传世名作《侠客行》,其中的名句“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既是写剑客,也可能就是在写他自己,非常传神,也许古龙笔下的剑客描写手法就是来自于这里。

侠客行

由于隋末少林十三棍僧救李世民,佛教界这一时期习武之风更胜,而且盛况空前。由于日本大量派遣遣唐使的原因,这一时期的很多武术门类也东传到了日本,如后世有名的空手道、剑道、忍术、相扑等,甚至是唐刀的铸造技术都出自唐朝的东传。

④到了两宋时期,武术主要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军事武艺仍然沿袭武举制,招募优秀士兵进行统一训练。弓箭在这一时期也达到了高峰,最强的三弓床弩,射程更是达到了三百步,著名的西军中不但名将猛士如云,也出现很多能够射雕的神射手,如历史上岳飞的第一位师父,就是曾经西军的神射手,不但百发百中、百步穿杨,还能够发连珠箭,一次发五箭,箭箭命中靶中红心,端的是厉害无比。

这一时期,民间出现了很多武艺结社组织,如“弓箭社”、“锦标社”(射弩)、“英略社”(使棒)、“角抵社”(相扑)等,但对抗性的攻防技术由于受宋理学家倡导“主静”的影响,都逐渐走向衰微。

⑤元朝时期,朝廷禁止民间习武,一时间习武之风被遏制,大家都只能偷偷摸摸的练习,但是民间武术仍然艰难的继续前行。

⑥明朝时期,由于与北方蒙古诸部及辽东女真的长期对峙,以及南方东南沿海的倭寇之患,军事训练被重视了起来,军事武术空前发展。唐顺之的《武编》、俞大猷的《正气堂集》、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记》、何良臣的《阵纪》、郑若曾的《江南经略》等一大批武术及军事名著,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由军事训练集战争实践的检验总结而产生的。

纪效新书

这一时期最大的特点,是武术项目空前繁多起来,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十八般武艺”的说法,《五杂俎》中概括了“十八般武艺”为:“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锏、十三挝(zhuā)、十四殳、十五叉、十六耙头、十七锦绳套索、十八白打。”

以此为特征,标志着中国武术体系的形成。

⑦到了清代,武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产生了许多武术流派,诞生了近百种拳术,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八极拳、查拳、太祖长拳、洪拳、自然拳、螳螂拳、虎拳、鹤鸣拳、少林拳等,多是出自这一时期。武术名著有:《手臂录》、《内家拳法》、《六合拳谱》、《太极拳谱》等,还对武德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八极拳

这一时期主要的标志是:武术拳种流派的形成、武术内功的形成、内家拳的出现,以及对武德的明确要求等。

⑧民国到现代的武术,基本就是对清代武术的承袭,并且在民间更快的发扬光大。但由于热兵器的不断发展和运用,武术在军队确实遇到了很大的挫折,到了新中国建立前,武术已经沦落到奄奄一息的地步。

解放后,武术被作为优秀民族文化遗产加以继承,随着时间的推移,武术中的一些拳术,如太极拳等,得到了全面推广。河南省焦作市作为陈氏太极拳的发祥地,每一届的“太极拳年会”都能迎来全世界的太极拳爱好者参加,盛况空前。

太极拳年会

三、武术的养生作用

1、古代导引术。

不得不说,武术从一开始就有健身的作用,自古以来练武之人都是比较常人要强壮的多。但是要说到养生,则要追溯到汉末时期。

由于道家讲究“清静无为”,道教是属于本土宗教,很早就和武技有了亲密接触,而且,用于技击的武术在道家思想的熏陶下,已经有了独特的道家风韵,由此产生了最早的养生功——导引术。

除此之外,还有武术与医术结合的导引吐纳之术,如由华佗发明的“五禽戏”,少林寺的“八段锦”等等。

太极拳由于开派祖师陈王庭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之术、中医经络学说和阴阳学说,所以太极拳在一开始就具有技击和养生的双重作用,它的招数确实对养生有奇效。

太极表演

而少林绝学“易筋经”在上世界80年代,经过科学验证,证明也适合普通人修习,而且对心肺功能的恢复和增强确有明显的效果,不过,普通人学习和具有较深武术功底的武者练的不一样,最后的效果也完全不同。

2、引导术对寿命的影响。

道家的养生功同样非常神奇,你能见到长寿的道士,但绝对很难见到长寿的民间武术家,民国以来的武术高手,能长寿的真是寥寥无几,能活过70岁的都算长寿了。

那为什么民间武术家长寿的不多呢?

原因也很简单,比武争斗容易受伤,而这些伤随着年龄的增长,反而成为沉珂旧疾,好多武术家多是因为此而早早去世的。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缺乏引导术的修习,那些曾经很厉害的刚猛武术,到了习武者年老体弱、血气枯败后,已经不能再打出年轻时的效果了,如果强行使用,反而会伤身体,所以很多年老的武术家,到了一定的年龄后基本很少出拳了。而这些主要是指民国时候的武术家。

明显不适合老年人

但道士与和尚则不同,他们争斗偏少,内部对练都是有规矩的,而且自己还有药物扶持。不但如此,一旦到了合适的年龄,他们都会在条件达到后去修习合适的内功来修补自身伤病,提高气血和内力,来延缓寿命,这也是底蕴不足的民间武术门派所做不到的。

四、人们对太极拳等武术的误会。

太极拳很有意思,因为一开始就具备的双重性,使得它非常适合养生,适合大众练习,这说明了太极拳本就是一项上乘的高级拳术,既可以攻击,也可以养生,也说明了创始人陈王庭才华的出众,但你要是真以为太极不能打人,那就错的离谱了。

太极对练

太极拳系统地训练很麻烦:站桩(卸掉身上的蛮力)、弸捋挤按采挒肘靠八种招法掌握、定步缠手、行步缠手等等,这还只是招法训练。太极拳还有身体素质训练(这是现在很多习武者忽视的地方!):长拳训练(帮助理解技击原理和锻炼身体素质、提高身体的整体性)、力量训练、耐力训练、抗击打训练、跌扑训练、柔韧性训练等(和中国特种兵搏击训练项目类似)。

单单这么多的训练项目就让人有些眼晕,这其中的苦也是可想而知的。而且不单单身体要吃苦,还得不停地琢磨动脑子,才能最终掌握一门功夫的实战技击法。

现代中国武术是体委创制的国标武术,是以表演为主,实战技击的成分太少。现在民间还有一些老拳师保留着以前至少是清末民初的实战拳法的风格和训练方法,也有人愿意去吃苦学拳,但是毕竟人数少。

国标武术

而且中国功夫里面很多招式过于狠毒阴险,很多招式虽不至于致命但是会让人产生极大的痛苦,比如太极拳里面很多招式就是专门断对手关节的,其中瞬间反折对手前臂、手腕、手指的动作比较多,这也是很多师父对中国功夫“宁可失传也不滥传”的原因。

总结:

撰写此文就是要告诉所有人,中国武术的本质就是“搏斗”,甚至是特殊环境下的“生死搏杀”。

从它的历史沿革来看,西方应该是也具备产生武术的沃土,但因为只发展出了“技”,而没有进一步上升到“术”的层面,所以在西方,包括除东亚外的所有文明,都没有形成真正的武术。

中国武术表演化可以接受,这个功能毕竟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具备了的。但我觉得其技击功能也应该被发扬光大。关键还是国家的支持和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少林功夫

中央十台的《探索发现 ▪中华武功》里就提到:“武术的本质是攻击,而非人们所说的‘武术用来强身健体而非争强斗狠’的论调”。这说明社会整体还是希望发掘出中国武术的技击功能。而且像《武备志》、《纪效新书》之类的涉及单兵武术实战的古籍在网上也有可供下载的资源。所以,我相信中国武术的技击功能是不会被埋没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绝技正在,甚至已经失传,它们靠书本甚至视频教学,是学不成的,只能靠传统的师父带徒弟,而且学这些绝技非常辛苦,没有大毅力大智慧大机缘,很难练成,关于这些,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的《少林功夫》有过介绍。

尽管现状如此严峻,但是我还是相信,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完善和富足,中国的传统武术爱好者会越来越多,那些快要失传的绝技也能重新焕发光彩。

写文初衷:

本文的诞生,是因为现在很多人对中国武术的误解太大。前段时间,平台里出现了一个武当太极拳表演的视频,有一位评论者自称治疗癌症后,由于勤于练习太极拳和八段锦而使身体加速恢复,三年后还生龙活虎,还上了一年的班。

太极锻炼身体

在这里我要恭喜这位先生,我夫人也是癌症患者,但她就不锻炼,所以现在虽然已经过去了一年时间,但身体还是无法和手术前相比。这位先生的观点和我基本一致,也是十分推崇中国武术,但是最后他下的结论却是“老祖宗的文明不是用来打斗的”,我就参与的相反的评论,以至于今天撰写此文,以此来纠正大多数人对中国武术的误解。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