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5年成都农民发现三国黄忠墓,为免罪名遭负担故隐瞒不报

1825年,成都一群勤劳的农民在一次翻地时偶然发现了黄忠将军的墓葬。黄忠是蜀汉时期的著名将领,曾在三国时期立下赫赫战功。然而,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并不稳定,这些农民为了避免被指控盗墓,选择隐瞒这一惊人发现,并没有向当局报告。这个惊人的发现让人们对黄忠将军的生平更加好奇,也引发了学者们对当时历史事件的探究。

1825年成都农民发现三国黄忠墓,为免罪名遭负担故隐瞒不报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隆冬,一位使者走进洛阳一间宫殿,向在此休养的丞相曹操送来一个木盒和一封书信。

木盒里装着名将关羽的头颅,书信则是来自东吴孙权的称臣劝进表。

关羽一死,意味着守卫襄樊的战役以曹操胜利告终,曹操集团在北方稳若磐石。

再加上他多年以来,一直“挟天子以令诸侯”,官封魏王,“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佩戴天子无冕”虽无皇帝之名,早有了皇帝之实。

这大半年以来,曹操病情加重,神色疲惫,如今遇到这么一件大喜事,群臣乘机纷纷上奏,请求曹操废汉称帝。

谁知曹操拿着书信长叹一声,对手下们说道:“这是要把我放火上烤吗?”没有同意称帝的事。

孙权的礼物没能解开曹操的心结,不出一个月,曹操就在忧心中病逝,三国时代最大的枭雄陨落。

曹操并非没有称帝之心,只不过在半年多前,一个“老兵”一刀劈碎了他统一中国的梦想,回天乏术。

如果关羽死后有知,也一定会在这位老兵面前感到惭愧。

改变华夏历史的一刀

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城南5公里,定军山,12座丘陵如珍珠般连绵,郁郁葱葱,一片祥和秀丽的旅游胜地。

但是在公元219年的盛夏,一个70多岁的老将守在主峰定军山顶,神情专注地望着山北麓的一片平原,无心欣赏美景。埋伏在他四周的大小蜀军将士,同样不敢稍有分心。

老将只听东边的喊杀声越来越炽烈,接着山下突然腾起一片火光,平原上的魏军大营里,一人领着士兵赶紧冲出来救火。

老将知道,这千载难逢的时机已到,当即居高临下身先士卒,率领全军向这群救火的魏军扑去,几个回合冲到那领头将领面前,狠狠挥出一刀,将他当场劈死。

此人一死,原本气势汹汹的魏军顿时方寸大失,陷入哭爹喊娘的混乱之中,竟然任由老将人马在魏军大营之中横冲直撞,肆意屠杀,溃不成军。

原本坐镇长安、等待捷报的曹操听到这个消息,悲怒交加,急得立即亲率大军前来报仇。

这一战,就是三国历史中为“汉中之战”一锤定音的“定军山之战”,那位有如神兵天降的老将军,是已经年届75岁的黄忠,而死在他手上的,则是曹操最信任的心腹、征西大将军夏侯渊。

此战之前,黄忠虽然已经投降刘备10年,也多次出生入死,打过不少硬仗,可始终在刘备的心里没有太高的地位,只得到一个讨虏将军的杂号名位,更是受到关羽张飞等人的轻视,眼看注定要埋没在历史长河之中。

一切都在斩杀夏侯渊的这一刀下完全逆转。

夏侯渊作为魏国方面军总司令,却临阵横死于一个“无名之辈”之手,使得曹操已经占据5年之久的汉中守卫崩溃,全部落入刘备手中。

后来曹操亲自率军反攻,终究未能击破刘备的防御,不得不无奈撤军回到长安。

刘备占有汉中,就彻底解决了四川大本营的安全问题,蜀汉政权得以分立。曹操再难以阻止三国鼎足之势形成,统一天下的大梦破灭。

曹操从丢掉汉中到病逝,仅仅过了半年左右,几乎可以说是黄忠一手断送了曹操的性命。

刘备当场将黄忠同样封为征西将军,得胜回蜀、秋天进位汉中王之后,又封黄忠为后将军,与前将军关羽、左将军马超、右将军张飞同列,赐爵关内侯。

关张黄马,再加上赵云,就是今天妇孺皆知的“五虎上将“,心高气傲的关羽听说此事,曾愤愤不平地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

如果当时黄忠未能得手,让曹操成功消灭刘备,关羽这么说倒也无可厚非。

可是谁又能料到,最后反而是关羽自己背离诸葛亮“东连孙吴,北拒曹操”的战略,轻率出击襄樊,结果丢了荆州败走麦城,使得蜀汉大业功亏一篑呢。

黄忠没能等来关羽的谢罪,当然他也不需要,凭着改变历史的那一刀,他在建安二十五年八月的秋天,带着必将永载史册的名字去世。

景耀三年,公元260年九月,后主刘禅追谥黄忠为刚侯。

多事之秋,墓碑出土

黄忠一生只生了一个儿子黄叙,未能留下后代就英年早逝,尽管黄忠这个名字后来被视为“老当益壮”、“大器晚成”的代表,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等著作中大放异彩,他的血脉却没有任何后裔。

黄忠只能在祠庙中接受四川乡民祭拜,他自己的墓地却面临香火断绝的凄凉惨景。

四川历经无数次战乱、天灾,人口几近灭绝又重新繁荣,许多三国时期树立的祠堂庙宇、陵墓碑石都湮没在尘土之中,无迹可寻。

没有后代维护的黄忠墓,自然更是早就与四川水土化为一体。

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中,黄忠刀劈夏侯渊的事迹一直在全国各地的传记、小说、戏曲、评书中永久传唱,人们却不知道这位老将最后栖身之所的确切所在。

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在成都西郊十里一个叫做化成桥的地方,长着一棵巨大的鸡矢树——也叫鸡屎树,是一种中药材,树干需要三个人才能抱住,于是当地居民就把这个地方叫做“鸡矢树”。

而且在这个“鸡矢树”的地方,周围却没有别的鸡屎树,反而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柏树,柏树和松树一样,都是古人喜欢栽种在墓地的树木。

这一年的某一天,一个四川当地的佃户来到鸡屎树下干活,没挖几下锄头,他突然感到下面刨的就不是泥土,而是某种坚硬的东西。

好奇的农民扒开泥土一看,竟然是一块墓碑,墓碑上还写着几个扭扭曲曲的字,墓碑下面则有几块零散的人骨、一把腐朽的宝剑和一块佩玉。

后来经人辨认,墓碑上的字原来是汉朝的篆书,写的是:“黄刚侯讳汉升之墓“。

成都人都知道,黄忠追谥刚侯,字汉升。一看自己不小心惊动了“五虎上将“,还毁坏了人家的千年古墓,胆小怕事的佃户哪里还敢张扬,于是便不再向任何人提起。

可是纸终究包不住火,黄忠墓重现天日的消息,渐渐在成都流传开来,只是一直无人能知道确切所在。

这样的消息对于文化人士,有着尤其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许多好奇的士绅开始打探,想知道史书上大名鼎鼎、改变华夏的名将,身后到底在怎样的环境中渡过了千年的岁月。

其中有一个双流区出身,名叫刘沅的秀才,他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中举人、曾当过知县。当他辞官回乡,潜心著述的时候,一听到这个传闻就十分激动,四下里到处打听,结果都没找到黄忠墓的下落。

于是黄忠墓好不容易出了土,却又只能在无人问津中,度过了几十年的岁月,往来佃户从这位名将身边走过却视而不见,只管自己低头摆弄田间事。

道光30年,公元1850年,这样的惨况终于迎来了改变。

大儒集资,重修墓地

在晚清,双流区的刘姓家族是当地的书香门第,名门望族,也是当地的大地主。

1850年,一直苦心挂念黄忠墓的刘沅终于得知,原来当年挖出墓地的,就是自己家里的佃户,他当即将人招来,问出了黄忠墓的确切所在。

那棵“众里寻他千百度“的鸡矢树,蓦然回首,原来就在成都西边的营门口乡。

这一年刘沅已是82岁高龄,他为了有生之年还能亲眼见到黄忠墓激动不已,立即带人赶到了墓区。

岂料,在这位文化人眼前的呈现的,竟然是一片又一片种满农作物的烂泥地,阡陌纵横,田地交错,连个凸起的坟包都没有,谁还认得什么黄忠不黄忠?

刘沅是当时整个四川最大最有名的私塾“槐轩书院“的创办者,号称”川西夫子“,在四川学界被尊为”塾师之雄“。

他教过的弟子不下数千人,门生遍布大西南,形成了壮观一时的”槐轩学派“。对他来说,名将身后如此凄惨光景,无疑焚琴煮鹤。

痛心疾首的刘沅赶紧向这块地的地主交涉,把它买了下来。

此时当初的剑和玉佩早已遗失,只有几块没人要的碎骨头被勉强挖了出来,这大概就是黄忠老将最后残留于现实中的痕迹了。

事不宜迟,刘沅立即订做了一幅好棺材,重新收殓了黄忠的残骨,决定原址重葬。

在德高望重的刘沅号召下,四川当地士绅对重修黄忠墓群起响应,纷纷凑钱募捐,很快就修出一座高4米,周长约13米的气派大墓。

墓右后方有享殿,殿正中有龛,塑有高约6尺的黄忠戎装坐像一尊。

学识渊博的刘沅指出,当初佃户挖到的“黄刚侯讳汉升之墓“碑文显然有误,因为讳字后面,应当是用黄忠的本名而不是表字,也许这块墓碑是唐宋之后,当地人修葺黄忠墓时所造成的谬误。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这也说明黄忠的英名一直代代传承于当地人的心中,不曾断绝。

刘沅为新墓也重做了墓碑,用标准的楷书刻上“汉刚侯黄公讳忠字汉升之墓”,这不使把墓碑的错误得以更正,还能让人更方便地辨认识读。

做完了这些大事,刘沅心里的石头总算放下,于5年之后以87岁高龄辞世。

同治年间,刘沅的儿子刘桂文子承父志,再度募款修建了黄忠祠庙,并撰写《建修黄刚侯墓祠碑记》记录这件大事。

从此,当地老百姓抛弃了不甚文雅的“鸡屎树”,改称这里叫做“黄忠墓“,附近的村落也叫做”黄忠村“。

每年清明时节,乡民们都要在这里赶庙会,祭祀黄忠,祈祷丰年,竟然成了晚清的一大盛事。

可惜的是,正如当时中国逐渐迈入动荡不安的百年,黄忠墓也并未就此得到最后的安宁,反而横生变故。

墓址变小区,黄忠魂魄何处寻?

新中国建立之后,随着生活安定,人口快速增长,成都城区的扩大建设开始提上快车道。

成都人民搞建设有一个独特的口号:“青年赛过赵子龙,老人赛过老黄忠”,如果黄忠泉下有知自己的名字如此鼓舞人心,也许也会感到欣慰?

可惜的是,这句口号却给老将军带来了最后的灭顶之灾。

1965年,一条公路需要取道从黄忠墓区穿过。在当时高涨的建设热情下,黄忠墓不得不让位于现代化建设需要,乖乖献出了园区的柏树、土地、砖石。

由于墓地和祠堂实在和现代化的公路不搭调,人们一时冲动,竟然不惜拆毁了这座挺过了抗战和解放战争的百年老墓。

墓中残存的黄忠遗骨,后来不知去向,彻底消失在了世间。

当人们最终清醒过来,才发现成都人民给自己造成了多么巨大的遗憾和损失。

充满了历史厚重感和华夏转折关键点于一身的黄忠墓,如今变成了莫名其妙的金牛区一个叫做金沙美邻丽雅苑的小区。

唯一能证明黄忠与此地渊源的物证,是街边一块孤零零的现代水泥石碑,上面仅仅用一块木板写着“黄忠祠墓旧址”,权当作了标识。

水泥石碑对面是一片现代化的商铺,后面则是行人熙熙攘攘,停满了汽车的大街和小区楼房,找不到一丝哪怕从清朝留下来、来自黄忠墓或者黄忠祠的片瓦半墙。

亡羊补牢的成都市政府开始尽他们所能做出补救措施。“黄忠路“、”黄忠街“、”黄忠文化广场“、“黄忠小区”等名字遍布旧墓址的四周,街上的街灯也特意采用了蜀汉时期的形制。

街边甚至还有浮雕,介绍黄忠戎马一生,在跟随刘备进军四川、决胜汉中的赫赫功劳。每一个喜欢三国文化的人,到此都必定要绕上一圈。

如此,希望能够告慰老将军的英灵吧。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