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关粽子的记载,最早是什么时候?粽子的起源如何?

  你知道粽子的起源吗?今天有趣的历史小边将为您带来相关的详细介绍。

  端午节快到了,我们来谈谈粽子。

  关于这个节日的由来,想必不用多说,由于地域不同,说法也不同,而现在最流行的应该是祭奠屈原一说,据《续齐和谐记》记载:

  屈原于5月5日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悼。每到这一天,竹筒储米,投水祭之。

  在江浙地区,端午节也流传着“迎涛神”和“奠曹娥”的习俗,来源于对吴国伍子胥和“曹娥寻父”的纪念,分别记载在《荆楚岁时记》和《会稽典录》中。

  但事实上,据报道,一多先生的端午节考试和端午节的历史教育说,端午节作为一个祭祀节日在中国古代有着悠久的历史,至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也就是说,它可以在夏季、商业和周三找到。

  “端午节”一词始于晋朝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节,煮米饭。

  其中提到的“角小米”是当今“粽子”最早的名字。相比之下,“角小米”的名字更生动。“角”是粽子的形状特征,有三个棱角,而“小米”是粽子里包的小米。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解释说,用野生叶包裹小米,煮成尖角或棕榈叶形状的食物,因此被称为“角小米”。

  历史上关于粽子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中:

  “粽子”,芦叶包米。

  现在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的食物,成为很多人的心,南咸北甜,味道不断变化,许多企业也推出了各种粽子礼盒,但粽子和端午节有什么起源,背后有什么文化和意义?

  粽子的雏形来源于“包煮”

  至于粽子的起源,很多人应该崇拜屈原,相信自南北朝以来,民间人民向屈原致敬,开始有粽子。南朝梁文学家吴军在《携手共进》中有记载,颇有一些奇幻色彩:

  屈原于5月5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悼,于是用竹筒储米,投水祭祀。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天突然见到一个人,自称三鹿医生,说:‘君当祭,很善良。 。但是,苦蛟龙经常被遗留下来。如果今天有好处,你可以把印楝叶塞在上面,用五颜六色的丝绸束缚。这两件事,蛟龙也害怕。“回头看。世人做粽子,带五色丝和印楝叶,都是汨罗的遗风。

  人们对忠义之士的尊重,便以此相沿成俗。

  然而,说到粽子的起源,可能可以追溯到更久以前。有很多说法。最令人信服的是“烹饪”。早在50万年前,当人类发明使用熟食时,为了适口,他们就用叶子包裹食物,在火中炖煮,然后剥叶。虽然这不叫粽子,但它已经形成了粽子的原型。在十万年前的石头烹饪时代,人类在地上挖坑,在坑里垫野兽皮,然后注水,把热石头放进沸水中,炖植物叶子包裹的食物,直到成熟,这更接近今天煮的粽子。

  祭祀食品,与端午节无关

  前面说过,粽子早就被称为“角小米”,这个名字来源于春秋时期。

  据记载,春秋时期,人们用野生叶(水竹叶)包裹小米成牛角形,称为“角小米”;用竹筒装米密封烘烤,称为“粽子”,属于一种“名”。春秋祭祀,从皇帝贵族到平民,都有拜神祭祖的习俗,名是人们在节日期间拜神祭祖的贡品,可以追溯到三代。

  可能有以下两种猜测,为什么要用野生叶子或竹筒包裹食物?

  1、用天然植物叶或竹筒包裹实物,可能与古人敬畏自然、敬畏神灵的观念有关。

  2、将熟食包裹起来,或者出于一种保护心理,防止祭祀桌上的物体被野禽偷走,冒犯神灵。

  3、牛角形的“角小米”在祭祀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符合隆重庄严的氛围。

  当然,这都是猜测,但也可以看出,当时粽子不是端午节的食物,而是祭祀。

  端午时食是魏晋时期的

  当时用来祭祀的是小米和圆筒。然而,人们不愿意让它仅仅高于寺庙。在魏晋南北朝的许多古籍中,我们可以发现小米和圆筒不仅陈列在祭坛上,而且开始走向平民的日常饮食。

  根据周处《风土记》记载:

  夏至节日食物..,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受角小米,龟鳞顺德。首先,第二节一天,糯米用野生叶包裹,用小米混合,用纯灰汁煮熟,第二节还在吃。

  可以看出,当时的角小米和饺子是夏至和端午节的节日食物,表明到魏晋南北朝,饺子已经完成了“南北合资企业”,不仅统一了名称,而且开始深入公众生活,成为端午节的独家食物。

  正如前面所说,屈原投江后,人们进行的一系列祭祀行为,使这一习俗得以广泛传承。

  自晋朝以来,粽子的原料除了糯米外,还添加了中药、肉、栗子等,成为礼物,因为原料不同,具有不同的含义,如包装中药益智仁,被称为“益智粽子”。

  口味造型,不断发展

  粽子从进入平民生活开始 ,由于作物的不断丰富,其口味和形状迎来了快速的变化和发展。唐代粽子用米“白如玉”,粽子形状呈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记载了“唐粽子”。

  宋代人民生活幸福指数较高,粽子外形更加美观,粽子身上缠着红丝线,宋代杨无愧在齐天乐端午节写道:

  疏疏数黄梅雨。另一方又是中午。角小米包金,菖蒲泛玉,风景依然荆楚。毛衣切成艾虎。更多的发夹是朱符,手臂是红色的。扑粉香绵,叫风丝扇小窗午。

  它的味道也更丰富,包括“艾叶浸米包”的“艾香粽子”和以果脯为馅的“蜜饯粽子”。苏东坡对此有一首诗:

  不独盘见卢橘,时在粽子里得杨梅。

  宋代也有用粽子堆成亭台楼阁、木车牛马做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经很时尚了。

  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江西省德安县文物部门在一座宋代古墓中发现了两个实物粽子。墓主右手拿着一根40厘米长的桃枝,上面挂着两个棱角分明的粽子。粽子长6厘米,宽3厘米,分别系在桃枝两侧,外皮为粽叶,з麻捆扎。据专家介绍,早期粽子有祭祀之意,放在棺材里表示亲属的哀悼。两个粽子成双成对,象征吉祥如意。据研究,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的实物粽子。

  到元明两代,粽子包装材料逐渐发展,从野生叶到芦苇叶,突破了早期野生叶的季节限制。豆沙、猪肉、松仁、枣、胡桃木出现在附加材料中,品种丰富,也趋于现代。

  明清时期:粽子成了吉祥食品。据说当时所有参加科举考试的学者,在去考场之前,都要吃家里专门给他们包的“笔粽子”。他们看起来像毛笔,谐音“一定要赢”,以获得好的色彩。

  文化内涵丰富,寓意丰富

  中国古代传统文人善于寓物,所用的食物都隐含着深刻的寓意。卷心菜以“咬根”文化受到人们的尊重,叶青茎白的寓意是“清白”、“至简”等精神寄托;萝卜辛而不伤,也被用来隐喻人的性格;而粽子背后,自然也承载着。

  1、粽与“宗”、寓意光宗耀祖

  “粽子”这个词的构成被解释为与“宗”有关的食物。“粽子”与“宗”的声音相似,也就是说,祈祷传宗接代。这种说法不仅赋予了粽子美丽的寓意,也显示了它最初的祭祀功能。

  2、粽子谐音“中子”,有求子的意思

  粽子谐音“中子”、“众子”也有多子多孙的寓意。人们在粽子里包红枣和栗子,用彩线串成“九子粽子”作为礼物。

  这种做法,颇有历史,在《皇后阁帖子》中有诗:

  争传九子粽,皇佐继续千春。

  章简公在《端五帖》中也提到了这一点:

  九子粘筒玉香,五丝萦臂宝符光。

  3、传统的阴阳调和观念

  其次,粽子也被揉进了中国传统的阴阳观念,在古代被称为“角小米”,因为小米也被称为“火谷”,火属于阳,包裹的野生叶子是水生的,属于阴,所以它是“阴阳仍然包裹着,不分散的形象”。 粽叶的“阴”与米的“阳”相互转化、相互消长,呈现出复杂而动态的变化,符合中国传统的阴阳调和观念。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