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灭亡东突厥的高级指挥官命运如何?

  贞观四年来,唐太宗发动了10多万军队,以六种方式摧毁了东突厥。活捉东突厥杰利可汗。这也是自战国以来,中原王朝在北方游牧战争中第一次活捉对方的最高统治者。那么谁是指挥战争的将军呢?结果是什么?

  第一路大军:畅武道

  灵州大都督、徐薛万彻为行军总管(总指挥),左晓伟将军、范志轩为副总管(副总指挥)。主要任务是通过东北攻击突厥后方,监视刚刚归属的突厥突利可汗。

  薛万彻

  早年,他是王子李建成的下属。玄武门变更后,他协助唐太宗。之后,他参加了几场重大战争,如吐谷浑、薛延陀和高句丽,可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李靖退休后,薛万彻崭露头角,是贞观后期三大名将之一。永徽四年(653年),薛万彻被长孙无忌诬陷谋反,死于冤屈。

  段志玄

  凌烟阁二十四英雄之一是参军太原的元老英雄。他曾活捉隋朝将军屈突通。后来,他跟随唐太宗多次取得战功,参与了玄武门的变革。贞观十六年(642年),段志玄去世,陪葬昭陵。

  二路大军:恒安路

  检校幽州都督卫孝节为行军总管(总指挥),卢国公程知节为副总管(副总指挥)。主要任务是驻扎在幽云地区,阻断突厥东逃。

  卫孝节

  此人的事迹在现有史料中没有详细记载,只知道他曾是隋朝将领,生卒年不详。

  程知节

  是著名的程咬金,凌烟阁二十四英雄之一。早年,他是瓦岗军将军。后来,他去了唐太宗,取得了许多成就。他也是玄武门变革的主要将领之一。在显庆元年(656年),程知节在与西突厥作战时杀害并受贿,并被免职。林德死于两年(665年),并陪葬了昭陵。

  第三路大军:大同道

  礼部尚书任城郡王李道宗为行军总管(总指挥),甘州刺史张宝相为副总管(副总指挥)。主要任务是攻击突厥西部,切断西逃之路。

  李道宗

  唐高祖的侄子平静了刘武周,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在唐朝立功的宗室中,他的功劳仅次于唐太宗和李孝恭。贞观时期,李道宗几乎参加了所有重大战争,取得了巨大成就。他还将文成公主送往西藏。他是贞观三大名将之一。

  永徽四年(653年),李道宗被长孙无忌诬陷,流放象州(今广西柳州东南部),在流放途中死亡。然而,后人的一些文学作品把李道宗塑造成了奸臣,这真的是“永恒的冤屈”。

  张宝相

  这个人的事迹在现有史料中没有详细记载,生卒年也不详。但在唐灭东突厥之战中,他最终活捉了杰利可汗。

  第四路大军:金河

  华州刺史、霍国公、徐柴绍为行军总管(总指挥),胡国公秦叔宝为副总管(副总指挥)。任务是顺黄河前进,与李靖、李世积率领的主力相呼应,围攻突厥主力。

  柴绍

  凌烟阁二十四英雄之一,妻子是著名的娘子军指挥官平阳公主。他跟随唐太宗参加了唐初的历次重大战争。隋末最后一支分裂势力梁师被柴绍摧毁。贞观十二年(638年),柴绍去世,陪葬昭陵。两个儿子后来被长孙无忌诬陷,一死一流。五代后,周世宗柴荣传说是柴绍的后代(怀疑)。

  秦叔宝

  凌烟阁二十四英雄之一,早年是瓦岗寨著名将军,后来跟随唐太宗。之后,他多次取得战功,参与了玄武门的变化。进入贞观后,早年受伤的秦叔宝开始经常生病,基本退休。贞观十二年(638年),秦叔宝去世,陪葬昭陵。

  第五路大军:通漠道(资治通鉴为“通汉道”)

  并州都督、英国公李世积为行军总管(总指挥),代州都督、邹国公张公瑾、岷州都督高作为副总管(副总指挥)。主要任务是带领主力军直攻东突厥,一举歼灭突厥主力。

  李世积

  凌烟阁二十四英雄之一,跟随瓦岗寨翟,后来跟随李密。李密败亡后,在魏征的劝说下,他回到了唐朝。之后,他参加了东征王世充的战争,夺取了武牢关,为最终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据记载,当军队回到长安时,只有唐太宗和李世积被允许穿金甲进入城市。

  李世积还参与了对徐圆朗的攻击,平息了辅助祝福,但在玄武门的变化中保持了中立。此后,李世积常年驻扎在边境,担任晋王李志(即唐高宗)的长期历史,为他后来的政治选择奠定了基础。贞观后期,李世积的战争成就是王朝第一,也是贞观三位著名将领中的第一位。

  唐高宗继位后,李积被长孙无忌排斥,基本闲居在京师。但后来,在“废王立武”事件中,李积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武则天成为皇后后后后,李积更加荣华富贵。即使是多年不来往的姐姐,武则天也要亲自去看望。

  总章第一年(668年),李积作为总指挥灭亡了高句丽,结束了他辉煌的军事生涯。总章二年(669年),李积去世,陪葬昭陵。唐高宗亲自为他埋葬,坟墓是按照汉代霍伟的故事建造的,模仿阴山、铁山和乌德革建山。

  张公瑾

  凌烟阁二十四英雄之一,早年是王世充的下属,后来跟随唐太宗屡立战功。玄武门变更前,张公瑾用一句话打消了唐太宗的疑虑:“卜以决疑,今事无疑”。在玄武门的变化中,张公瑾用自己的力量将东宫数千人挡在玄武门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贞观时期,张公瑾担任代州都督,负责防守突厥。贞观三年,他向唐太宗提出了六个讨伐东突厥的理由,最终促使唐太宗下定决心开战。贞观六年(632年),张公瑾死于任命,陪葬昭陵。

  高甑生

  早年是秦王府武将,曾在尉迟敬德生擒王世充的侄子王婉。后来征服吐谷浑的时候,高因违反军纪被李靖处罚。他怀恨在心,诬陷李靖谋反。唐太宗查明真相后,流放了高。之后的事迹没有记载。

  第六路大军:定襄路

  军部尚书、代国公李靖是行军总管(总指挥)。他也是征服东突厥的总司令,其他军队也受到他的控制。鄂国公尉迟敬德、匡道府都尉苏定方为副总管(副总指挥)。主要任务是带领中国军队在云中和马邑的突厥汗庭上直接捣乱。

  尉迟敬德

  凌烟阁二十四英雄之一,早年是刘武周的下属,后来被降职为唐太宗。在那之后,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在危机中多次拯救了唐太宗。尉迟敬德特别擅长使用长武器,如“世界第一弓”唐太宗曾经说过:“我拿着弓箭,尉迟敬德拿着马,是数百万军队无法帮助我们。”

  玄武门之变时,尉迟敬德杀死了齐王李元吉,使东宫和齐王的士气沮丧。随后,尉迟敬德迫使唐高祖李渊在海池上交出最高权力,因此唐太宗将其列为玄武门之变的一流英雄。

  贞观初年,尉迟敬德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他的行为开始脱颖而出,甚至在一场争执中伤害了李道宗的眼睛。后来,在唐太宗的提醒下,尉迟敬德后悔了。从那时起,他隐居在家里,不问世界,享受幸福。显庆三年(658年),尉迟敬德去世,葬在昭陵。

  苏定方

  早年,他是窦建德和刘黑凯的下属,后来回到了家里。贞观初年,唐太宗再次使用。唐高宗时期,苏定方征西突厥、平葱岭、夷百济、伐高句丽。唐朝的领土在高宗时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展,其中许多是苏定方的功劳。乾封两年(667年),苏定方病逝。

  李靖

  凌烟阁二十四英雄之一,唐朝第一军事家。他的叔叔韩擒虎是隋朝四位著名将军之一。他曾评论说,只有李静才能和自己谈论孙武兵法。隋朝第一位将军杨素也很欣赏李静,说他迟早会成为仆人(首相)。然而,早年忠于隋朝的李静几乎杀死了李渊。他靠唐太宗的爱来避免死亡。

  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采取了李靖的“灭萧铣十策”,命令李孝恭和李靖南征。因为李孝恭不太擅长打仗,南征军的总指挥其实是李靖。结果李靖只用了两个月就把萧铣消灭了,然后招到岭南,然后平辅公佑。可以说,整个唐朝南方都是李靖平定的,这也让他成为仅次于李世民的名将。

  在贞观时期的著名将军中,李静的功劳和影响力排名第一,最终成为首相的右仆射击,实现了杨素的预测。贞观九年后,李静辞职回家,但唐太宗经常邀请李静讨论各种军事和政治问题。唐太宗后来东征失败,满朝只有李静说了这个问题。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靖病逝,陪葬昭陵。

  李靖之所以被称为“大唐一军事家”、除了辉煌的战绩,“军神”还处于理论水平。李靖不仅写兵书,还写侯君集、李世积、苏定方、裴行俭等后来在李靖的教导和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名将,堪称“名将之祖”。

  此外,李靖还有传说中的红颜知己,这是其他名将无法比拟的。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