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颇族丰年祭祀活动有哪些?

  “目脑纵歌”,景颇语意为“大家跳舞”。这是景颇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五后的九天内举行,节期从三天到五天不等。作为一种大型的群众歌舞活动,目脑历史悠久。历史上,每一个重要的活动,如旅行、凯旋、婚姻和祭祀鬼神,都应该跳“目脑”。

  景颇族的“目瑙纵歌”原本是集宗教和文化习俗于一体的传统庆典。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不同类型的“目瑙”。大致有以下几种:①“岁目瑙”,家庭财源茂盛,人丁兴旺时举行;②“布当目瑙”在战争胜利时举行;③同胞兄弟分家自立门户时,举行“贡冉目瑙”;④“腾肯目瑙”在新建房屋住所竣工时举行;⑤贵族家婚礼时举行“空眼瑙”;⑥出征时举行“达如目瑙”;⑦“昔目瑙”,著名的老人死后送葬;⑧“柱目瑙”,祭奠“木代”神时举行。不同类型的“目瑙”有特定的内容和表达形式,但有一个共同点是,整个过程是由“瑙双”(领导舞蹈)队和“瑙巴”(表演)队组成的舞蹈队来表达和完成的。

  关于“目脑”起源的传说有三种。首先,人类从鸟儿那里学会了目脑舞,鸟儿的目脑舞是从太阳神那里学来的。第二,在古代,景颇族生活在一个遥远而美丽的地方,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然而,有一天,一个喝血吃人的魔王来了。他靠吃孩子为生,经常施展魔法,呼风唤雨,淹没田雨。从那时起,人们陷入了深深的痛苦。这时,一位名叫雷盼的景颇男子带领大家奋起反抗,经过激烈的战斗,终于杀死了魔王,为人民除了伤害。人欣喜若狂,纵情歌舞欢庆胜利。

  后来,为了纪念祖先降魔除邪的胜利,人们每年都会举办歌舞活动,这种歌舞活动被称为“目脑”。第三,景颇人创世人宁贯瓦的父母对宁贯瓦说:“我们死后,你要举行葬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地球,你才能成为人类,繁衍人类。因此,宁贯瓦接受了父母去太阳国学跳眼脑的意愿。在太阳国,每个人都推广美丽的孔雀作为脑舞的领舞者。孔雀不负众望,带领大家跳舞,认真教每一位舞者。宁贯瓦完成学业后,他还在世界上组织了一场目脑舞会。他将喜玛拉雅山脚划定为舞场(据说是景颇族的发祥地),在目脑柱上描绘了目脑舞的路线,并规定领舞者应戴孔雀羽帽,以纪念孔雀的舞蹈恩典。从此,眼脑诞生了,并世相传,延续到今天。

  每逢目脑节,村里的景颇人都穿着节日盛装,纷纷从四面八方涌入目脑广场。广场上人山人海,气氛热烈欢快,不失庄严朴素的特色。广场中央竖立着四根长约4米的目脑柱,又称雌雄柱。中间两个是阴,外面两个是阳。上面画着精致而富有象征意义的图案:右柱上经常画蕨菜图案,象征着团结和进步;左边经常画回来的图案,形成几个方形,并涂上不同的颜色,表示景颇族的迁徙路线;中间两根柱子之间有两把长刀,这是景颇民族勇敢、坚强、坚定的特定象征。

  眼柱左侧有一个方形的架子,上层是唢呐的座位;前面挂着一个两米长的大皮鼓和一个直径一米多的大芒锣,供舞蹈伴奏。为了防止野鬼的入侵和牲畜的干扰,广场被竹篱围起来。舞蹈开始时,鼓乐齐鸣。两位德高望重、熟悉目脑舞路线的老人穿着龙袍,戴着孔雀、野鸡羽毛、野猪牙齿的目脑帽,手里拿着长刀领头,后面跟着背着铜枪和长刀的队伍。女人们拿着扇子或彩帕跟在最后,边唱边跳。至少有100多名参与者和数千名参与者,从早上到晚上,从晚上到早上,他们通宵达旦。在此期间,当舞者累了,他们可以自动退出,休息一会儿,然后继续跳舞。

  传统的目脑舞,旅行路线严格按照目脑柱上显示的图案线,即传统的舞蹈规则,跳两圈后,将改变队形,分为两种方式:仍由舞者领导,有些人按照图案线前进;另一种方式是改变舞蹈,跳自由舞蹈,由舞蹈水平高的人(大多是年轻人)领导,这种舞蹈被称为“大脑”,同时跳舞,还有两对武士围着广场跳,其中两人拿着盾牌,两人拿着他,以示驱赶野鬼。

  跳到第三天结束时,舞队里的人手里拿着花束跳舞,做饭的人拿起锅铲跳舞,管酒的人拿起酒筒跳舞,一派尽情休息的景象。过去,目脑节活动由景颇族官家主办,宗教色彩浓厚。解放后,这个传统的民族歌舞节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形式和内容也得到了拓新。节日期间,不仅有传统的目脑舞会,还有各种文艺表演。还有书展、土特产品交流等活动。如今,“目脑纵歌”已成为加强民族内部团结、具有丰富民族特色、深受广大景颇群众喜爱的民族文艺之花。

  作为一个民族的传统活动,“目瑙纵歌”的宗教色彩和类别日益淡化。它已成为景颇族约定的传统节日,统称“统一(传统)目瑙”,赋予了新的内涵。它的内容和形式是展示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反映今天的新生活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