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为什么一定要死,死因究竟是什么?

熟悉清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康熙皇帝在立储的问题上犹豫不决,而这种态度最终导致了九子夺嫡事件的爆发,该事件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与矛盾,不过好在作为继任者的雍正,本身具有过硬的势力,手下有着李卫、邬思道、年羹尧等人的帮助,这令其获得了“九子夺嫡”的最终胜利。而这些人当中对雍正起到关键作用的人就是年羹尧,他担任四川总督一职,手握重兵,在雍正初即位之时,为其解决了罗卜藏丹津的叛乱问题,从而稳固了雍正的皇权统治。不过就是这么一位对雍正有着天大功劳的大将,却死在了雍正的一道诏书之下,那么年羹尧为什么必死无疑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年羹尧为什么一定要死的详细解答。

(剧照年羹尧)

年羹尧真的如影视作品一样,是因为狂妄自大而死的吗?

年羹尧之死,是雍正朝的一个大谜团,即便专业研究青史的学者也尽量回避这个话题,因为很难找到理由。

如果说年大将军狂妄自大,比如进京时要求王公们跪在路边迎接,还有与雍正吃饭时擅自先动筷子,在皇帝面前翘二郎腿,改动圣旨等等罪过,但这些算吗?当然在古代等级森严、阶级分明的朝代这些就是罪过,但我不这么看,其中王公们迎接是雍正的旨意,又不是年羹尧的主意;至于年羹尧更改圣旨,雍正给年羹尧罗列了92条大罪,里面压根就没这一条;雍正都不觉得这是个事儿,擅自动筷儿就更不是事儿了。本来就是雍正请他吃饭,说年羹尧没有礼貌的,不妨去看看雍正写给年羹尧的信。

尔之真情朕实鉴之,朕亦甚想你,亦有些朝事和你商量。(你的心我都明白,我也很想你。你是咱家顶梁柱,家里有些事儿想和你商量商量);

朕不为出色的皇帝,不能酬赏尔之待朕;尔不为超群之大臣,不能答应朕之知遇。(我如果不能好好表现,就不配得到你的爱情;你如果不全心全意爱我,也不配得到我的全部真心)

不论在京在外、本省他省,有尔信得及的,或有才或有守者,不论官之大小,写折子来,逐一开明呈进。(年年,只要你给家里推荐使用的家政,我全部都答应你)

书信内容的肉麻,如果掐头去尾,就像是雍正写给小情人的情书,如果不是我知道雍正有嫔妃,还生了好几个儿子,我真的要怀疑这俩人有那啥问题,这哪是圣旨?简直比寂寞小媳妇儿写给出远门的老公还过分。

看过雍正写给年羹尧的亲笔信,你就绝不会相信吃饭翘个二郎腿会有多大的罪。

(剧照年羹尧)

年羹尧平定青海罗卜藏丹津后,雍正兴奋的下旨,朕的子孙,将来如果有对不起你的,就不是朕的子孙,天下臣民有谁对你不敬的,就不是大清臣民。

雍正不仅对年羹尧感恩戴德,顺带把子孙后代、天下百姓都一起算进去了,要求人人都只能念年羹尧的好,不能说他坏话,所以有人就说,如果论史上君臣和谐典范第一恐怕不是刘备诸葛亮,而是这对肉麻君臣,但是后面雍正为何要杀年羹尧那?

1724年10月,年羹尧进京面圣,俩人还好的跟一个人似的。

到了1725年正月,雍正开始授意大臣揭发年羹尧罪状。

2月初一,雍正以年羹尧奏折写错字为由下旨斥责。

4月解除年羹尧军权,改任杭州将军。

9月削去年羹尧一切职务,押送北京受审。

12月降旨年羹尧自尽。

当然,雍正罗列了一大堆罪状,号称92条,其罪状分别是:大逆罪5条,欺罔罪9条,僭越罪16条,狂悖罪13条,专擅罪6条,忌刻罪6条,残忍罪4条,贪婪罪18条,侵蚀罪15条。

在我看来这些罪状不值一提,因为谁都知道是找借口。比如年羹尧写奏折写错字,算多大罪?1724年,年羹尧就说自己年纪大了,老花眼,所以奏折写字有点大,雍正回复说,诶,没关系,我就爱看大字儿,同样是写字儿,昨天还叫人家小甜甜,今天就变成牛夫人了。

这个问题,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杀人一定要有动机,尤其是年羹尧这样的重臣。雍正杀他必须有有充足的理由,这也是各路学者沉默的原因。

(剧照雍正)

其实雍正杀人理由历来看法有四个。

看法一是说年羹尧有反心,年羹尧是有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太保、一等公这些头衔,也掌握帝国一方军政大权。但他不是唯一享受这种待遇的人,张廷玉、李卫、田文镜这些人个个都是省部级高官,而且都活到了乾隆朝。

而且,最后雍正弄死年羹尧的时候,年羹尧没有半点反抗的能力和想法,他要真有反心,怎么可能这么乖巧?

看法二是说年羹尧就是罪太大,雍正给年羹尧罗列那些罪名根本不是问题,比如年羹尧贪污,年羹尧要是不贪污,他才害怕。

贪污是大臣们很常见的自保手段,尤其是功高震主那一类,贪污、自傲这些都是变相告诉皇帝,我没有收买人心,也没有打算培养党羽到处欺负人,怎么可能获得支持?年羹尧见了王公大臣眼皮子都不抬,他要是真这样,雍正听了只会高兴,王公大臣们越讨厌羹尧就越不构成威胁。

这些对别人来说可能是罪,但对年羹尧来说反而是优点。

所以雍正自己都说,我不是不防备年羹尧,实在是没必要。

看法三是说杀人灭口,有学者提出雍正是为了杀人灭口,这就还要牵扯到康熙究竟传位给了谁,是说年羹尧帮雍正篡改了遗诏,所以雍正杀人灭口。

但实在缺少证据,清宫秘史扒的也差不多了,雍正应该就是康熙选的。

而且雍正继位时,年羹尧远在青海,不可能参与改遗诏,雍正谈不上杀人灭口。

最后一个看法四是说雍正性格的问题。

据史料记载,康熙帝给雍正留下了4个字的评价“喜怒不定”,这4个字一出就是金口玉言,被立刻记录在康熙的《起居注》之中。“喜怒不定”跟“喜怒无常”的意思是完全不同的。喜怒无常,意思是说一个人性格暴虐,阴晴不定,十分残暴。而喜怒不定,则是评价一个人阴鸷,难以进一步相处。与这种人相处,要保持距离,如果相处太近,就容易闹矛盾,如果离得远,反而觉得对方全是优点。雍正本来很喜欢年羹尧,但年羹尧真回来了,看两天就烦了。但从雍正动杀心到最后年羹尧自尽,足足过了一年时间。所以说,雍正一时冲动杀人,很难说得过去。

接下来说下年羹尧的身世,年羹尧父亲是康熙朝的湖广巡抚,年羹尧的妹妹在雍正还是皇子的时候就做了侧福晋,非常受宠,给雍正生了三子一女。

但年羹尧还靠自己,精明强干、用兵如神还是比较适合他的军事才能。

21岁中进士,康熙四十八年,不满30岁的当上了封疆大吏四川巡抚,带领军队多次平定青藏叛乱。

康熙六十年,年羹尧奉命回京,康熙亲自提拔为川陕总督,所以称得上文武双全。

康熙驾崩,雍正继位,年羹尧就送了他一份大礼,平定青海和硕特蒙古首领罗卜藏丹津武装叛乱。

新君继位,人心不稳,很难出兵。

但是雍正有年羹尧,年接到的任务是稳定局势即可,但年以骑兵大破叛军,获得大胜,雍正对他感激涕零,一度以恩人相称。

如果说隆科多帮雍正登上皇位,那么年则是帮他坐稳了皇位,除此之外,雍正十分疼爱年羹尧的妹妹,年贵妃是整个清朝唯一获得贵妃和皇贵妃称号的汉人嫔妃。

年羹尧不是依靠裙带关系爬起来的,年贵妃也不是依靠兄弟而受宠。

1725年年贵妃病死,雍正悲痛万分,以勤政著称的他中断了五天朝务。

这个时候年羹尧在大狱里,雍正一边在年贵妃的葬礼上痛哭,一边转头处死了她哥哥。

年羹尧自尽于1726年初,按阴历则是1725年底,也就是年贵妃和年羹尧死亡只差了一个月,这就是令所有历史学者都抓狂的原因。

雍正对年贵妃那么好,年羹尧又立过那么大功,年贵妃都快病死了,雍正还非要杀他的兄弟。

尤其你可以把年贵妃病重跟年羹尧下狱联系起来,正是年羹尧下狱之后,年贵妃才突然重病,这是唯恐年贵妃的刺激不够深呐,难道这是爱之深,恨之切?

在很多人看来清朝无昏君,康熙、雍正、乾隆在史上都能排进前10名。

在我看来,清朝那些皇帝把心思全用在小家子气上了,琢磨的就是怎么收拾人,怎么维护统治,用尽了心思,无所不用其极,但对于社会发展的贡献可以集体打负分。

他们在位的那些年,世界处于工业革命大变局,人类爆发出惊人的发展力,而也是这个时期一直遥遥领先的我们,不仅丧失了领先地位,最后还大幅后退,所以他们所谓的能力强,在于算计人的本事很强,所以雍正杀年羹尧的真相呼之欲出,只能有一个目的,维护统治。

年羹尧当然没有反心,但雍正还是不放心,不是他担心,而是他为儿子担心。

雍正元年,雍正刚登上皇位不久,他就秘密定好了继承人,立皇四子弘历,也就是乾隆为储君。

他把诏书悄悄藏在了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面。雍正为什么这么早就立继承人呢?因为他亲历了九子夺嫡深知不立储君的坏处。

为什么会选择弘历?因为康熙指定的,康熙喜欢弘历,所以才选择了雍正。康熙一次性定了两代君王,外人并不知晓这些。

在雍正看来,年贵妃这么受宠,而她又诞下皇子,年羹尧又是超级重臣,所以年贵妃越受宠,年羹尧立功越大,弘历的位置就越不稳。

你以为雍正是为自己杀人,其实他是在为儿子除掉障碍。如果年羹尧活着,有这样一个舅舅,到时候继位的是弘历还是年贵妃的儿子福慧,真的很难说,但历史偏偏就喜欢开玩笑,雍正六年,小皇子福慧夭折了,没人跟弘历争皇位了。

不知年羹尧死的时候是否能想到雍正是因为立储而杀他。

不管你干的再出色,再忠心,总有一条莫名其妙的罪名等着你。年羹尧之死或许是清朝最大一出黑色幽默。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