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十三铠为何以纸为材料制作?如何制作出这样的铠甲?

唐十三铠是一件独特的装备,其之所以用纸做,正是因为其独特的材料和制作工艺。这种装备采用了特殊的纸张,经过多道工序加工而成,使得其具备了出色的防护性能。而且,纸质材料的轻巧和柔韧性也使得唐十三铠在战斗中更加灵活自如。究竟是怎样的制作工艺,让纸张变得坚固耐用、防护效果出众?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神秘的谜团。

  《长安十二小时》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它摒弃了古装剧盔甲粗制滥造的缺点,认真复原了唐代历史上许多真正的盔甲。

  唐代有多少种盔甲?在《唐六典》中,记载如下:“甲制十有三,一是明甲,二是光甲,三是细鳞甲,四是山文甲,五是乌锤甲,六是白布甲,七是皂丝甲,八是布背甲,九是步兵甲,十是皮甲,十是木甲,十是锁子甲,十是马甲。一共有十三种盔甲,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唐十三盔甲”。其中,最著名、最具唐代特色的盔甲是明光甲。现在我们在寺庙里看到的大多数天王雕像都穿着这件盔甲。因为它的胸部和背部都有护心镜,在阳光的反射下可以发出耀眼明亮的光芒,所以得名。明光甲为铁甲,全身覆盖鳞片,制作精良,一般为将领、军官穿着。

  与突出唐代气象的光甲不同,唐代还有一种特殊的护甲,不同于“唐十三盔甲”中的任何一种。它的原料既不是铁,也不是皮,更不是布,而是纸!

  柔软的纸,怎样才能成为盔甲?这样的盔甲,在战场上能靠谱吗?

  一、当纸张走向战场时

  造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纸是西汉时期的“马滩纸”,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质地图。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技术,使造纸成本更低,纸张更灵活,更容易书写。然而,没有人会想到,近一千年后,纸走上战场,成为唐代士兵的盔甲。

  1、唐朝末年

  唐一宗时期,有一个叫徐商的节日。有一次,一个突厥人入侵,徐商被命令在山东征兵1000多人,临时灭火。由于缺乏设备,他命令人们用纸做盔甲。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唐军实际上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新唐书·徐商传》记载:“褶纸是盔甲, 力量不能洞。"

  “褶皱”意味着折叠。根据历史记载,徐尚用纸做的盔甲甚至无法穿透强大的箭。这听起来有点荒谬。然而,这并不是唯一一次出现在战场上。

  2、五代时期

  五代末,淮南统治后唐时期,农民们纷纷拿起武器起事。其中一名起义军用纸作为盔甲。《资治通鉴》记载:“(农人)操农器为兵,积纸为甲,时人称之为‘白甲军’。”

  徐商造纸甲是因为临时用兵,迫不得已,起义军用纸甲是因为没钱。但是如果这件事发生在宋朝,被称为最富有的王朝之一,你怎么看?

  3、宋朝时期

  宋史兵志十一记载:“康定元年四月,诏江南、淮南军,造纸甲三万,给陕西防城弓手。公元1040年,宋仁宗命令江南、淮南军制造3万件纸甲,供陕西城防弓手使用。众所周知,位于西北的大宋西军,是北宋的精锐边防军,让他们穿纸做盔甲,宋朝皇帝真的是“秀”啊!在北宋官修的军事“百科全书”和“武经总要”中,甚至有用纸甲的记载,说盔甲分为“铁、皮、纸三等”。宋代纸甲甚至像铁甲、皮甲一样是常规装备,真是难以想象。

  另一个例子是,南宋时期,为了加强东南海防,泉州知州真德秀专门写了一本书,要求用纸甲代替水军的一些铁甲。“水军需要的纸甲。今天的村子里有100件铁甲,现在有一半,50件本军换纸甲。”(《真文忠公文集》)。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真德秀主动用纸甲代替水军的铁甲,相当于“枪换鸟枪”。人如其名,真的是“秀”!然而,存在是合理的。由于从唐代到宋代都有纸甲制造和使用的记录,那么它的制造方法和减伤原理是什么呢?

  二、纸甲的制作及原理

  在《新唐书·徐商传》中,提到了“褶纸为盔甲”。这表明制作纸甲的主要过程是“褶皱”-折叠。它是否能达到理想的防御效果取决于如何折叠。

  其实纸甲和铁甲一样,是用很多甲片装饰的。然而,这些纸甲必须经过特殊处理。明朝万历时期,礼部尚书朱国珍在《涌楼小品》中记载了这种纸甲制作方法:“纸甲,用无性极软的纸,加工锤软,迭厚三寸,方寸四钉,遇水雨浸湿,枪箭难穿。”

  朱国珍曾经是大明的首辅。他对纸甲的描述不是道听途说,而是当时的真相:纸甲由反复敲打的多层纸组成,厚至3英寸,然后用钉子钉住。但这样做,你能抵抗强弓和弩吗?就强度而言,这种纸做的盔甲肯定不如铁好。然而,纸甲的优点恰好在于灵活性。

  制作纸甲的纸通常是由树皮或大麻制成的粗纤维和柔性纸,含有弹性胶原蛋白。这些纤维交织在一起,就像混凝土一样,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灵活性。

  纸甲和铁甲的区别在于,铁甲利用强度弹射箭,而纸甲利用其灵活性向周围区域扩散一点冲击力,从而缓冲外力,达到“以柔克刚”的目的。

  三、纸甲有哪些优点?

  当我们谈论纸甲的原理时,我们实际上解释了它的一个优点,即它可以充分发挥纸张的灵活性,更好地抵抗敌人的远程攻击。此外,纸甲还具有生产成本低、设备速度快等特点。

  1、轻便灵活,适用于抵抗远程武器

  《武备注》中记载了戚继光发明的一种装备,堪称纸甲的升级版。

  戚继光抗日的地方主要是东南地区潮湿多雨的山区。士兵们穿着重达几十公斤的盔甲,不仅行动不便,而且爬山困难。在潮湿和炎热的环境中,盔甲也容易生锈和老化。当时,日本海盗使用的远程武器是一种比弓箭更先进的火枪。它发射金属弹丸,攻击力无法与箭相比。

  这时,比纸更柔软的棉花进入了戚继光的视野。棉花看起来很柔软,但它们的纤维可以拉伸到半米以上,它们的延展性和弹性比纸张更好。《武备注》说:“用棉密缉,可以长到膝盖。如果太长,田泥不方便,如果太短,就不能遮住身体。只有船上可以用重甲,不能盖路,不能跳泥田。小偷只有枪才能到达,但他们不能坚持。”

  因此,戚继光用棉花做了一寸厚厚的棉纸甲,长到膝盖上,既能保护身体,又不会拖延或影响行走。为了防潮防雨,在表面刷一层桐油。士兵们穿上这种轻型盔甲,无论是行军还是战斗,都更加灵活,取得了十三战十三胜的骄人成就。

  抗日战争中也出现了用棉花抵抗火器攻击的例子。游击队曾经用被子浇水,然后盖在八仙桌上,做成一种能抵抗炮楼敌人射击的“土坦克”。

  2、生产成本低,设备速度快

  说到这个优势,我们需要回顾宋朝刚才提到的两个例子。泉州知州真德向朝廷展示书籍,要求用铁甲换纸甲,这不仅是因为纸甲的优点,也是因为成本。

  朱在《与曾左司事目》中记录了制作铁甲的成本:“一年300天,两天一副,昨天已经建成150副...最后一件铁甲用皮铁匠1800,工资520多贯。”

  我们不需要关心里面的具体数字。从朱的描述可以看出,建造铁甲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刚才提到纸甲在防御远程武器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因此,作为真德秀的水军,主要是防御远程武器,用轻便、能防弓箭的纸甲代替铁甲,既省钱又快。在另一个例子中,宋仁宗命令江南、淮南军为陕西城防弓手制作3万件纸甲,以防西北西夏人。

  作为一名城市弓箭手,你不需要在战斗中杀戮,所以你不需要穿盔甲。他们只需要防御城下敌人的弓箭射击。因此,配备成本更低、生产速度更快的纸甲是非常合适的。当时纸甲的成本有多低?他们的原材料实际上是一本无用的旧书!

  结论:纸甲防御性好,成本低,工艺不复杂,可以快速批量装备士兵,在一些战争中取得奇效。然而,纸甲毕竟不够硬。如果把它放在近战中,就很难战斗。古人的智慧就在这里,物尽其长。一件轻便的纸甲,透露着古人“实用主义”的光辉。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