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的黄梅调、采茶戏等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以下有趣的历史小编将为您带来详细的介绍。让我们看看!

  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剧”,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剧。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香港、台湾等地也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表演团体,受到广泛欢迎。

  黄梅戏是一部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先于农村,后入城市,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戏剧。它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多种戏剧因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黄梅歌唱简单流畅,抒情活泼,表现力丰富;表演简单细致,真实活泼。《天仙配》这首歌让黄梅戏在大江南北流行起来,在海外也有很高的声誉。

  剧种简介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现流布于安徽省安庆市、湖北省黄梅县等地。

  清末,湖北省黄梅县的采茶调传入安徽省怀宁县等毗邻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安庆方言歌唱读白,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戏剧。当时叫怀腔或怀调,这是早期的黄梅戏。后来,黄梅戏借鉴了吸收青阳腔和徽调的音乐、表演和戏剧,开始表演“这部戏”。以安庆为中心,经过100多年的发展,黄梅戏已成为安徽主要的地方戏曲和全国著名的戏剧。

  黄梅戏的歌声属于板式变体,有三个腔:花腔、彩腔和主色调。花腔以小戏为主,曲调健康朴素,优美欢快,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色彩;色调欢快,广泛应用于花腔小戏中;主色调是黄梅戏传统原创大戏中常用的歌声,可分为平词、火攻、二行和三行。其中,平词是原剧中最重要的歌声,曲调严肃、庄重、优美、大方。

  黄梅戏擅长抒情,魅力丰富,歌唱简单清新,细腻动人,表情活泼,表现力丰富,易于理解,易于普及,深受全国人民的喜爱。在音乐伴奏方面,早期的黄梅戏由三人演奏鼓、蟋蟀、锣、锣等打击乐器,同时参与帮助腔,被称为“三打七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梅戏正式建立了以高胡为主的伴奏系统。

  黄梅戏的脚色行当制度是“二小戏”、在“三小戏”的基础上,包括正旦、正生、小旦、小生、花旦、小丑、老旦、老生、花脸、刀马旦、武二花等。虽然有分工,但没有严格的限制,演员经常可以打扮成别人。黄梅戏的表演载歌载舞,质朴细致,真实活泼,充满生活气息,以崇尚情感体验而闻名,具有清新自然、美丽流畅的艺术风格。黄梅戏中有许多著名的优秀剧目,以《天仙配》而闻名、《女驸马》、《牛郎织女》、《夫妻观灯》、《打猪草》、纺棉纱等最具代表性。

  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曲之一,影响深远。黄梅戏的流行地区正在萎缩,各级黄梅戏剧团,特别是县级戏剧团的生存日益困难,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

  剧种起源

  黄梅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据史料记载,早在唐代,黄梅采茶歌就非常流行。经过宋代民歌的发展和元代杂剧的影响,民间戏曲的原型逐渐形成。到明清时期,黄梅县的戏剧风格更加繁荣。

  黄梅戏的前身是采茶调、采子调、黄梅调等。,后来被称为黄梅戏。它起源于黄梅县多云山区和太白湖畔的樵歌范腔采茶调,形成于湖北、安徽、江西、江苏等长江中下游广阔地区。邢绣娘、余海贤等一批先辈艺术家为黄梅戏的形成、发展和流传做出了突出贡献。

  黄梅县位于长江北岸。在过去,它的大部分地形都低于河岸。据说“在河边的房子里,在人们的泊位上”。自然灾害频繁,水灾更加突出。频繁的灾难迫使黄梅人学会唱黄梅戏,以满足逃水荒、打连厢、唱道乞求生存的需要。这极大地促进了黄梅戏从山区到江湖平原地区的发展,辐射到湖北、江西、安徽相邻地区。

  黄梅戏发展的早期,约从清乾隆末期到辛亥革命前后。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是18世纪末在皖、鄂、赣三省相邻地区形成的民间小戏。其中一个逐渐东移到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天黄梅戏的前身。从起源到发展,黄梅戏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独角戏、三小戏、三打七唱和管弦乐伴奏。湖北黄梅完成了前三个阶段,为黄梅戏剧的最终形成提供了充分的先决条件。

  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发展于安徽。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安徽黄梅戏剧团将黄梅的传统剧目《董永卖身》改编成《天仙匹配》,并将其转载到银幕后。黄梅戏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成为中国“五大剧种之一”。

  1920年,安徽《宿松县志》记载了“邑境西南,与黄梅接壤,梅俗好演采茶小戏,又称黄梅戏。黄梅戏《中国戏曲词典》的条目是:“黄梅戏,戏曲剧种。旧称“黄梅调”。它在安徽、江西、湖北部分地区很受欢迎,起源于湖北黄梅地区的采茶歌。“1959年,安徽省文化局编辑、安徽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安徽戏曲选集》序言中写道:“黄梅戏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的采茶歌曲,清道光后来流入安庆。中国戏曲史家、戏曲理论家周一白在《中国戏曲史发展纲要》中说:“黄梅戏,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采茶戏。”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