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对儒学的重要贡献及影响

提到儒学,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其作为自汉代以来被统治者奉为国学的学派,其核心思想早已深入人心,如果较真一点,如今的所有人都属于儒学子弟,因为我们的高考就是传承于考究古代文人的儒学科举制度。而儒学作为传承上千年的古老学派,在这漫长的岁月里自然也是出现了许多青史留名的重要人物,孟子就是其中之一,并且他还是儒家所认可的“亚圣”,由此可见孟子对儒家的重要性。那么孟子为儒学做出了哪些贡献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孟子对儒学的贡献的详细介绍。

孟子名轲,邹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其生活的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385到公元前305年。

孟子生活的年代,正是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对战国社会形成巨大影响的时代。此外,法家人物吴起、商鞅、纵横家苏秦、张仪,兵家孙膑等人也正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大显身手。这时,孟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四处周游,大力宣扬儒家的治国理论,为儒家思想在战国中期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孟子学说的出发点是性善论。他认为,人的恻隐之心、善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都是与生俱来的,由于他们分别是仁、义、礼、智、的源头,因此可称之为“四端”。世界上所以会出现众多丑恶的现象,是由于人们陷溺于外界事物,善性得不到充分的阐扬而造成的。

孟子指出,为了避免外界事物的诱惑,人们须从“不动心”和“寡欲”做起,逐渐使“浩然正气”充斥于自我和天地之间,这样,就可以回复到人的善性,并加以扩充。

二、在性善论的支持下,孟子在政治上主张统治者行“仁政”。《孟子•公孙丑上》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由不忍人之心之心发展到不忍人之政,即所谓仁政。孟子还为施行仁政设计了相当具体的方案,这就是他的“制民之产”的计划,孟子认为,老百姓因为没有“恒产”,故而才会去犯罪,但是,如果明君能够让老百姓拥有“恒产”,他们就会很顺从地服从君主的统治。

孟子认为政府保证以下要求,“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事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在此基础上,统治者进一步推行道德教育,向老百姓申明孝悌之义,就能实现良好的社会局面,孟子最后指出:“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矣。”

三、孟子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还提出了十分鲜明的带有民本思想倾向的政治主张。他认为,民心的向背是决定一个王朝盛衰兴亡的主要因素。

《孟子•离娄上》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值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正是这种思想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著名论断。

孟子认为,尧、舜统治的时代,就是一个仁政得到普遍推行的时代,因此他极力主张要效仿尧舜。对于能以仁政治理国家的周文王,孟子也极力推崇,他在游说诸侯的时候说过:“师文王,大国五年,小国七年,必为政于天下矣。”在孟子的政治学说中,法先王是一个重要方面。

四、孟子的社会思想强调孝与悌,他主张人要首先做到各亲其亲,各长其长,然后以此为出发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将孝悌的原则进一步推广,从而就能达到天下的大治。

孟子的思想带有很强的乌托邦色彩,许多主张远离战国中期的社会现实,难以在剧烈纷争图存的局面下迅速推行奏效,他主张仁政、法先王等思想等等,在战国之世也很难得以得到实行,所以孟子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但在当时,他却得不到任何一国的国君的重用。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