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苗族早期的医疗活动与巫术相辅相成?

  由于苗族没有本民族文字记载的医籍,很难确定苗族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苗族医学发展没有明显的分期付款。然而,苗医发展史上确实有一个漫长的“巫医合一”时期。《说园辨物》中提到的“苗父”属于这种情况,宋史‧蛮夷传记载:“西南诸夷,汉(yangke)地球,…,疾病没有药物,但是击铜鼓,铜沙锣以祭神。苗族人喜欢用铜鼓,用它祭祀鬼神来治疗疾病,这是早期的情况。

  春秋时期,中国汉族地区的巫医已经完全分离,但经济科学文化落后的苗族却完全保留了“巫医合一”的特点。道光《凤凰厅志》‧《风俗篇》记载:苗族民间“病延医除外,只祈祷是务,父母病延老,十八人为上帝牺牲,称之为打十保护。童子病则延巫为解煞,名叫杨关。“这种“巫医结合”的方式,用苗族的话来说,被称为“巫医一家,神药两解”,在清代仍然很受欢迎。民国《剑河县志》载道:“民知尚稚,相信鬼神,病人不做医疗,但灵气在巫祝,有跳神走阴的名字”。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