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马褂的含义与用途详解,让你了解这一特殊服饰

在清宫戏中,黄马褂是一件非常神奇的衣服,它作为服饰本应让人穿戴在身上,但又因为性质特殊,被制作出来后,通常只会被使用几次,大多数时间都会像佛像一般被供奉在家中。那么这种穿不得、丢不得,又没什么太大用处的服装到底是什么来头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黄马褂是什么意思有多牛的详细解答,看完你就会知道这黄马褂的作用是什么了。

黄马褂为何物又有什么用?为弄明白这个问题,须先说马褂。马褂是清朝的一种官方服饰,设计创意是为了骑马射箭方便,所以衣长只及股,袖长至肘部。马褂是用明黄色的绸缎或纱做的,所以叫黄马褂。这是天子近侍的服装,十分名贵。

清统治者为了笼络人心,又用黄马褂做赏赐品,所以当时才有“赏穿黄马褂”一说。在清朝,能获得一件皇上赏赐的黄马褂,那可是一种极高的政治待遇和无上荣耀。

清廷曾明确规定,只有四种人可以穿着黄马褂:

一是皇上出行时的随行人员,如各内大臣、御前大臣、御前侍卫等。这些人在随皇上出行时,必须穿着黄马褂,以壮行色。这种黄马褂被称为“行职褂子”,没有花纹图案。因为是因职务而穿着,离开工作岗位或非与皇上同行不能穿着。

二是在随皇上狩猎、射箭时表现出众,或者向皇上献猎物的人。这些人一般都有皇上赏赐的黄马褂,他们穿着的黄马褂被称为“行围褂子”。按照规定,只有在跟随皇上狩猎时才可以穿着,平时穿着属于违纪,是要被处罚的。清朝大多数皇上都有狩猎习惯,因而获得赏赐黄马褂者不乏其人。所不同的是,因工作需要穿着黄马褂时,文官用黑色纽襻,武将用黄色纽襻。

三是因特殊功勋而获得奖赏黄马褂的人。这种情况属于文艺作品中所说的“赐穿黄马褂”。这种赏赐被称为“武功褂子”,受赏赐者可以在任何隆重的场合穿着。

 

这种赏赐清朝初期并不盛行,直到嘉庆年间都未见于史书,是在道光或咸丰以后才开始出现的。多见于皇上赏赐对太平军作战的有功人员。但获此赏赐者,不单是驰骋沙场的骁勇战将,有时为皇上(或太后)办事得体,使其欢心者亦可获得赏赐。有史料记载说,清末老佛爷慈禧太后就曾因欢心,专门赏赐为其开火车的司机黄马褂一件。

四是朝廷特使,宣慰中外的官员。这些人也可以被特赐黄马褂。一般情况下,皇上特赐某官员黄马褂的诏曰宣读后,被特赐黄马褂的官员必须骑马绕紫禁城一周,这种威武而又庄严的仪式,咸丰年间最为盛行。

到了清代后期,由于政治腐败,这种赏穿黄马褂的嘉奖方式,也开始滥用,只要皇帝一时高兴,不论什么人或什么事,都可以赏穿黄马褂,以致于慈禧太后有一次看马戏表演,见一只猴子表演得好,就一时兴起,说句“赏穿黄马褂”,这只猴子马上就穿上了黄马褂,气得许多在场的大臣背后发牢骚说:“我们效忠朝廷一辈子,都得不到这种奖赏,还不如一只猴子!”可见一个政权一旦腐败,不仅漏洞百出,摇摇欲坠,而且会闹出令人喷饭的大笑话。

 

整个清朝,最出风头的“黄马褂”则是李鸿章穿着的那一件。1895年,李鸿章在日本进行马关条约谈判,返回驿馆时,被日本浪人小山丰太郎行刺,脸部中枪,血染黄马褂。李鸿章迷糊中不忘叮嘱随员,将换下来带有自己鲜血的黄马褂保存好,不要洗掉血迹。嘱咐后,他长叹一声:“此血可以报国矣”。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