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文化的起源及影响范围是什么?

吴越文化是指什么地方的文化?吴越文化一直以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谓的吴越文化其实就是对长江以南的吴地文化和越地文化的统称,其以太湖流域为中心,囊括了如今的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等地区,由于吴地文化与越地文化都具有“同俗并土、同气共俗”的特点,因此学术上一般习惯将二者合并在一起谈论,两地文化经过漫长的历史交融,差异性已越来越小。

文化的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吴越文化作为长江下游统一的区域文化,是到春秋时期才形成的。在这以前,吴自吴,越自越,吴文化与越文化是两支不同的区域文化。

春秋列国图

人们习惯上称开埠以前上海所在的文化区域属于吴越文化。但是,细察古代上海地区文化演变的轨迹,分析近代上海文化特点与古代上海文化的渊源,如果将古代江南地区文化分为吴越文化与江南文化两个阶段,更为确切,更易于揭示这一地区文化的历史特点。具体地说,以六朝为分界,六朝以前称吴越文化,以后称江南文化。

第一,尽管五代十国时期也有吴与吴越小国,存时几十年,但我们通常所说吴越,所谓吴王金戈越王剑,主要是指六朝以前那一时代,特别是先秦时期。唐以后,吴郡之名亦不复存在。

第二,今江浙地区文化固然与古代吴越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细究江浙地区文化特点,我们会发现其许多方面是因六朝以后,特别是南宋以后,大量北人南迁才形成的。六朝以后,这一带文化发生明显转型,价值取向由尚武趋于尚文,民风由勇武刚烈变为温文儒雅,士大夫崇尚宽衣博带,大冠高履,体赢气弱,肤脆骨柔。自六朝以后至清代,江南地区虽然义有广狭,地区内各不同小区域的文化亦有差异,如浙东与浙西,皖南与苏南,但其整体特征非常明显。

在上海开埠以前,细说起来,上海地区自然也有自己的特点,上海与华亭有别,松江与苏州有别,但从整个江南地区来说,则是大同下的小异。就像华亭设县、上海设县都是在唐设江南道以后,都在江南范围内一样,上海地区文化是从属于江南文化的。只是在开埠以后,上海才逐渐形成在全国范围内有鲜明特色、重要地位的区域文化,我们称之为上海文化。

吴越文化、江南文化、上海文化,既一脉相承,又有明显的阶段区别。

吴越文化古朴,刚而野,但也有柔而雅的一面。

7000年前河姆渡原始艺术中,陶器,象牙骨器,上面雕刻的物象线条,均以弧线、圆圈线和卷曲线为主,形成细腻、柔和、生动、传神的艺术风格,表现出温和、潇洒和含蓄的性格。

 

河姆渡文化·双鸟朝阳纹牙雕,浙江省博物馆藏

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黑陶盆,高11.7厘米, 口径宽17.5 厘米-21.7厘米,浙江省博物馆藏

比河姆渡文化晚二千多年的良渚文化,审美情趣也以简洁明快为特色。

至于商末周初吴地的青铜文化,“从铜质的熔炼到器物造型及花纹装饰等方面,均体现出生动活泼、富于革新的精神”。

从上古吴人处事方式、行为准则方面,也可以看出柔的一面。吴国建立者太伯开始想用周族的制度统治吴地人民,但行不通,他的继位人仲雍便采取灵活措施,尊重当地风俗,断发文身,裸以为饰,打扮得与当地人一样,取得土人认同,获得成功。

江南文化柔而雅,但也有刚烈的一面。清兵南下,扬州、江阴、嘉定、松江、浙东都爆发了气壮山河的抗清斗争,涌现了史可法、侯峒曾、黄淳耀、陈子龙、夏完淳、张煌言等一批抗清英雄。这是江南文化刚烈一面的体现。

灵活、纤巧、文雅、开放,是从吴越文化到江南文化的共同之处。

从江南文化到上海文化,也有一以贯之的内涵。

唐代以后的江南,特别明清时代的江南,是中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在经济结构、文化风格方面,有不同于北方的鲜明特点:

其一,商品经济相当发达,商人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

其二,市民文化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反映追求声色货利的小说、传奇、歌谣、戏曲长盛不衰。江苏吴县人冯梦龙创作改编“二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浙江乌程人凌蒙初整理编写“二拍”即《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浙江兰溪人李渔写《十二楼》等一批言情小说,都是其代表。

其三,行为偏离正统。在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方面,不守传统规矩,逾分越矩,讲究排场,奢侈成风,追求新奇,在江南已是普遍现象。

在这种讲究吃穿、追求享乐的奢侈风气中,上海地区也不例外。自宋以来,上海地区除了个别时期,或因倭患,或因闭关,商业受到影响,风气由奢向俭稍有改变,绝大多数时间里,风俗崇华黜素。据记载,在明代中后期,上海风俗由俭入奢。崇祯《松江府志》称∶“吾松正德以来,日新月异,自俭人奢。”

特别是清代康熙以后,海禁开放,贸易兴隆,粤闽晋商帮寓居上海,衣必华鲜,食必精细,日日酒宴,夜夜笙歌,夸富斗豪,愈演愈烈。

江南人不但追求物质享受,而且为追求物质享受寻求理论支持。明代江西人郭子章曾作《奢俭论》,认为“奢之为害也巨,俭之为害也亦巨”,

最典型的是明代上海学者陆楫,他认为传统的崇俭恶奢观念并不完全正确,禁奢崇俭并不能使民富裕,而奢侈倒能促进经济繁荣,对于社会发展有积极意义。

重商,追求物质享受,公开言利言色,敢于冲破传统,江南文化的这些与中原文化异趣的特点,日后在上海文化中都被继承了下来,并且大为发展。

江南文化是由南方的吴越文化吸收、融合了北方中原文化的某些成分而形成的。上海文化是由江南文化吸收、融合了西方文化的某些成分而形成的。在历史和世界的背景下看上海文化,我们可以说,上海文化是中国的南北文化结晶品与西方文化的化合物。

参考文献

[1]宁可主编,董楚平、金永平等.中华文化通志·地域文化典吴越文化志.上海人民出版社

[2]熊月之.上海通史第1卷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