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曹操不忍心杀陈宫?曹操舍不得杀陈宫的原因是什么?

 

曹操舍不得杀陈宫是为什么?谋士是对那些能够根据时局,制定出最符合现状的策略的军事家的统称,一位才华洋溢的谋士足以改变天下的格局。翻阅历史,我们会发现几乎每一个新生王朝的诞生都离不开优秀的谋士,不过并不是每一位谋士都能有所作为,有所成就。在漫长的岁月中,有的是怀才不遇,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大才。他们每个人无一不是让人感到意难平的存在,就拿三国时期吕布麾下的陈宫来说,他早年出于大义跟随曹操,而后又因大义离开曹操,兜兜转转下来到了吕布麾下,在这里他感受到了尊重以及信任,于是甘愿为这个难成大器的吕布奉献自己的一生,即使在吕布兵败被擒后,依旧不肯投降曹操,拒绝曹操的橄榄枝一心求死。此举无疑忠义的体现,而曹操生平最渴望的就是能够获得他人的忠心,看到对故主如此忠义的陈宫自然是起了爱才之心,百般劝说无果后才忍痛将其斩杀。

通读《三国演义》,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很多大才,其命运都令人唏嘘不已。例如吕布的谋士陈宫,他因为大义追随曹操,又因为大义离开曹操,最后兜兜转转来到了吕布麾下。可惜吕布有勇无谋,还不听从他的建议,让他非常无奈。而他骨子里的忠义思想,却又让他坚定的认为,如果他背弃吕布,一定被世人嘲讽,于是他放弃了离开吕布的念头,并在吕布被擒之后,拒绝曹操的挽留,一心求死。

可是,如果我们在感慨之余,翻阅汉末三国史,就会发现,真实历史上的陈宫,与演义中的形象,相去甚远,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原来,在真实历史上,陈宫一直是曹操的谋士,直到曹操征讨徐州,为父报仇的时候,都没有改变。可是,就在曹操亲自率军出征,并放心的让他留守后方的时候,他却策反了曹操的发小张邈,并与张邈一起,把吕布迎进了曹操的根据地兖州。当曹操得到消息,从前线赶回来的时候,兖州只剩三座小小的城池,曹操势力差点就此覆灭。

《三国志》记载:“会张邈与陈宫叛迎吕布,郡县皆应。荀彧、程昱保鄄城,范、东阿二县固守,太祖乃引军还。”也就是说,在真实历史上,对于曹操而言,陈宫仅是一个叛徒,而且是一个差点害他覆灭的叛徒。可是,在真实历史上,他为什么像演义中一样,曾力挽留陈宫呢?《三国志》注引《典略》中提到,陈宫被擒之后,一心求死,曹操拿出其家人做要挟,他都毫不动摇,曹操非常不舍,“泣而送之”。为什么曹操会对这样一个叛徒,如此不舍呢?其实原因不简单,对于这个问题,小编有以下几点猜想。

一、曹操对陈宫的感情

马伯庸在小说《三国机密》中曾经提到,曹操其实是两个人,一个是诗人曹操,一个是枭雄曹操。这句话非常有道理——枭雄的曹操,做事不择手段,只为一统天下而努力,于是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一手架空了汉室;诗人的曹操则浪漫而注重感情,例如,宛城之战后,他损失惨重,可是导火索邹氏,却依旧没有被他抛弃,反而被他带了铜雀台。由此可见,曹操挽留陈宫,很可能是因为,他诗人的一面,还在意之前与陈宫的交情。毕竟他待陈宫如赤子,连吕布的妻子,都有所耳闻。

二、陈宫本身的才能

当然了,陈宫本身的能力,大约也是曹操对他不舍的原因之一。毕竟,曹操是一个求贤若渴的人,甚至提出了“唯才是举”的选拔制度。或许在他看来,因为陈宫有足够的才能,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所以就算陈宫曾经背叛过他,也可以略过不提。可是陈宫却决心赴死,他可惜不仅是陈宫本人,还有陈宫的才能。

三、陈宫在徐州的势力

另外,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经提到曹操好人妻,不仅是因为色欲熏心,还因为他想借这些人妻,招揽和接手,他们前夫或前情夫的势力,例如邹氏是张济的遗孀;尹氏是何进的儿媳妇;杜氏则很可能是吕布公开的情人,等等。他挽留陈宫,大约也算是异曲同工——虽然陈宫不是吕布的妻子或者情妇,但他毕竟是吕布麾下的谋士,在徐州有一定的势力和号召力,如果他投奔曹操的话,对曹操接手徐州而言,是一个非常大的助力。所以他一心求死的时候,曹操一直在极力挽留。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三国演义》《三国志》《三国志集注》等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