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城市防御:守城战术和器具介绍

  几千年来,“攻城拔寨”一直是战争的直接目标和关键动机。随着战争的层出不穷,攻防相生,城市成为最大、最重要的战争舞台。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端并发,战争极其频繁。因此,各诸侯国形成了分离自力更生的多中心城市建设体系,只有春秋、《左传》、国语中提到的城邑地名有1000多个。  

  古人守城

  据不完全统计,仅战国时期就有230多次大规模作战,其中2/3以上与攻城有关。根据《孙子谋攻》中“杀人三分之一,城市不拔,这次攻击的灾难也”的说法,在那个冷兵器时代,攻城往往伴随着极高可怕的伤亡率。但这也表明,当时的守城战术和器具必须非常完整和发达。因此,被称为兵圣的孙子,也认为攻城是万不得已的“下策”,并警告道:“所以上兵伐谋,其次是伐交,其次是伐兵,其次是攻城。”  

  古人守城

  在这方面,墨子在同一时代也持同样的观点,并利用他的“完美的城市防御策略”,到处实施他的“非攻击”概念。在他的作品《墨子》中,第14卷和第15卷特别介绍了20篇文章的装备、战术和要点。虽然目前只有11篇文章,但它几乎涵盖了冷兵器时代的所有城市防御技术。

  从军事博弈的发展背景来看,历代中原统治者之所以特别喜欢基于城市防御的“非攻击”军事防御手段,可能是因为城市建设技术的高度发达和城市防御技术的高效率。因此,“筑城防御”的军事思想在等待敌人和后发制人方面大行其道,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历史文明的发展趋势。自秦始皇修建长城以来,无论是历代对长城防线的高度重视,还是今天我们仍然用“钢铁长城”来形容我们的国防理念,都足以解释这种基于城墙的战略防御理念对我们的影响是多么重要和深远。

  当然,这种“被动防御”的军事思想的形成,除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和平民族性格因素外,也离不开中原民族的生活环境和经济特征。中原民族的农业经济自然离不开长江和黄河流域的沃土滋养。中原民族已经习惯了定居的幸福和财富。当然,他们不想像游牧民族那样游击。在平原上,没有危险可以保卫,保护自己的领土,保护自己的家,特别是游牧骑兵骚扰的最佳方式,自然是建造一个坚固的城墙堡垒。  

  古人守城

  同时,高大的城墙还可以提供防洪、防强盗、防野兽等多种安全功能。“四塞认为固”的中国,可以在四方城墙的庇护下,代码四方文字,迈着四方的步伐,从容体面地延续着一种辉煌而伟大的黄色文明。

  除了上述诸多因素外,中国人对城市的偏爱还有一个心理原因,那就是自信。这种自信是建立在人口繁荣、经济繁荣和文明发达的基础上的。换句话说,筑城的信心在于“建”得起,“防”得好,“守”得住。就像我们喜欢用“固如金汤”来形容防守,或者唱“长城永不倒”一样,这些都是这种民族集体自豪心理的微妙写照。  

  古人守城

  因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城市的建筑和保护都是高科技、高投入的产物,不是每个人都能负担得起,更不用说足够好了。为了消除侵略性的敌人,除了厚厚的城墙外,拥有高度文明和发达经济的守护者自然拥有更多的“后发制人”技术武器。

  今天,当我们从“艺术”的角度,仔细梳理数千年中国历史上的“守城”技术、概念和经验等古代军事文化遗产,重新认识这些复杂的机构,精致的设计,丰富的战术,除了给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无限智慧,在遥远的时空,也可能隐约听到祖先的叹息。

  战争是残酷的,所以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击。老吴和老人,这可能是古人简单意识的反映。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