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是如何长期操纵大清王朝的?慈禧太后在大清王朝执政几十年的掌权秘密揭示

慈禧太后是晚清时期的实际统治者,她通过操控着光绪帝以及溥仪来接管朝政,国家大事全都由她一人说了算,国民生计问题在她看来都是小事,老百姓过得怎么样无所谓,反正自己的奢靡生活能够继续维持即可,据统计,慈禧每日的开销约为白银26140两,光是一天的伙食费都足够让一个普通人吃上好几年了。而这样的生活,她过了几十年。那么慈禧为何能操纵大清几十年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慈禧是怎么掌握大清几十年的的详细解答。

论治理天下的功绩,慈禧太后是三人中最低的一个,甚至可以说是毫无功绩可言。不过,虽然慈禧治理天下不行,可她把持朝政的能力却远比吕雉和武则天要强得多。吕雉和武则天晚年时期对朝政的掌控能力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甚至武则天晚年时还被逼退位,而慈禧太后却执掌清朝近半个世纪的时间,直到她去世时仍然牢牢掌控朝政。

那么,慈禧太后一介弱女子,为何能稳固掌权47年呢?这主要是因为她手中握有三张王牌,不但取得了旗人的支持,汉臣也对其死心塌地,即便是威胁整个大清朝的洋人,在慈禧太后的一番操作下,也成了削弱和转移国内矛盾的重要利器。试想一下,在这种情况下又有谁敢夺权?

不过,慈禧太后利用洋人其实也是一步险棋,她自己也因此受到了教训。比如说1900年的庚子事变,其实就源于两年前慈禧太后想要废除光绪帝,以大阿哥为傀儡皇帝继续执掌清朝的想法。而之后西方公使要求慈禧打压“义和团”和“大刀会”的照会,则是庚子事变得直接导火索。最后的结果就是慈禧同光绪帝仓皇“西狩”,将京城拱手让给了八国联军,而慈禧本人在“西狩”的路途中也吃了不少苦,差一点就没能回銮京城。

慈禧太后利用洋人其实相当于玩火自焚,很容易就引火烧身,她自己也因此受到了深刻的教训。在慈禧太后漫长的统治生涯中,她最高明的两步棋当属拉拢恭亲王和重用汉臣,这才是她能统治清朝数十年的根本之所在。

慈禧掌权之初最大的敌人,其实就是她丈夫咸丰皇帝留下的八位顾命大臣。当时的慈禧不过才26岁,可是已经变得相当有心计,她一方面拉拢地位比自己更高的慈安太后,另一方面又派人暗中结交恭亲王奕䜣。在争取到慈安和恭亲王的支持后,慈禧逐渐在朝政中展露头角,后来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八位顾命大臣一一铲除。

其实,慈禧太后在掌权之后,曾经一度想除掉奕䜣,因为只有这样她才能真正掌握大权。只不过,奕䜣确实是老谋深算,城府之深更是远非慈禧太后可比。在经过几次失败的试探之后,慈禧太后最终决定于奕䜣和平共存,所以在奕䜣病重期间,慈禧曾多次亲临恭亲王府探视。只不过,对于慈禧太后来说,她是不可能与他人分享权力的,即便暂时与奕䜣妥协,日后还是要一分高下的。

光绪十年,慈禧太后终于等来机会,借着中法战争战局不利之机,发动了“甲申易枢”,将以奕訢为首的军机处大臣全部罢免。此后奕訢逐渐淡出清朝的权力中枢,取而代之的则是以被慈禧太后笼络的醇亲王奕譞一派。当然,慈禧太后也不可能完全依赖醇亲王奕譞,为了更好地掌握朝政,她还大量重用汉臣,已达到互相制衡的目的。

恭亲王奕訢是洋务运动的首领,也是地方洋务派在朝廷的代表人物,慈禧太后早期与奕訢合作时,也借此机会接触了不少洋务派的大臣。这些大臣基本都是汉臣,比如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等人,都是有名的洋务派代表人物。同样的,慈禧太后在重用洋务派汉臣的同时,仍然采取了互相制衡的策略,对以满臣为主的保守派给予了大力支持。

慈禧太后一生经历过很多次危机,可最后都被她一一化险为夷。在这个过程中,慈禧身上那种杀伐果断的性格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比如说1898年,戊戌帝党谋划围园杀后,助光绪帝取得朝政,却被慈禧太后抢先一步发动政变,囚光绪帝,杀六君子,手段之残酷狠毒令人咂舌。

慈禧太后虽然是一介弱女子,但是她的性格却十分刚强,是一个杀伐果断之人,她的真实性格远非表面看上去那样柔弱。如果因为她是女子就轻视她的话,那肯定是要吃大亏的,肃顺被杀,载垣、端华被逼自尽就是很好的例子。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