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北方战争中的关键战役及胜败情况

  大北方战争(俄语:великая Северная война ;瑞典语:stora nordiska kriget;德语:Die gro?en nordischen Krieg;丹麦语:den store nordiske krig;波兰语:great northern wojny;1700~1721)也被称为第二次北方战争,是俄罗斯帝国为了夺取波罗的海口和与瑞典王国的战争。

  战争的结果是俄罗斯从此主宰了波罗的大海,而瑞典则从此衰落,消失在欧洲列强名单上。

  里加和纳尔瓦

  丹麦-挪威国王弗里德里克四世率先攻击丹麦以南的瑞典联盟荷尔斯坦因-戈托普。

  丹麦军队在1697年摧毁了戈托普的几个要塞。

  1700年3月,一支丹麦军队再次入侵并围攻特宁。与此同时,强人奥古斯特的军队也进军瑞属立窝尼亚,夺取杜纳明德并围攻。此前对里加的围攻早在1699年12月就开始了。

  瑞典国王查理12最初关注丹麦的进攻。瑞典海军突破了丹麦在海峡的封锁,并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附近部署了一支军队。1700年8月,丹麦挪威签署了《特兰文达尔条约》,退出了战争。

  查理12在波罗海东岸迅速部署军队,对付剩下的敌人:除了立巢尼亚的强人奥古斯特,还有俄罗斯沙皇彼得大帝在路上入侵因格里亚的军队,10月开始围攻纳尔瓦。11月,俄罗斯军队与瑞士军队相遇,俄罗斯在第一次纳尔瓦战役中惨败。

  瑞典首相本尼迪克特在瑞典签署了《特兰文达尔与约》并在纳尔瓦获胜后首次破裂。·奥克森斯蒂热纳认为法国和海上大国在西班牙继承战争爆发前夕对瑞典的广泛支持是结束战争的最佳时机,查理也成为了欧洲的仲裁员。

  波兰和立陶宛

  查理十二随后转向南方对抗最后一个未被击败的对手萨克森选帝侯,波兰国王和立陶宛公爵强人奥古斯特。

  1702年查理进入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后,在科里佐战役中,决定性地击败萨克森波兰联军,迫使奥古斯特退位,让他最欣赏的候选人斯坦尼斯瓦夫·拉斯琴斯基于1704年即位。

  奥古斯特积极反抗,但1706年在弗罗斯塔特战役中再次惨败,迫使他同年签署《阿尔特兰斯塔特条约》。

  波罗的海之争

  俄罗斯和波罗的海诸省

  纳尔瓦战役对彼得大帝来说是一个重大挫折,但查理12军队转移到萨克森-波兰-立陶宛,给了他恢复力量并占领波罗的海诸省的机会。

  1703年,俄罗斯在伊萨斯特法和诺特贝格(什利斯谢尔堡)的胜利开辟了至因格里亚的通道,在那里彼得建造了新的首都圣彼得堡。他开始建设基于训练使用火器的海军和现代军队。

  1707年,彼得一世提议归还圣彼得堡和涅瓦河沿线的所有占领区,但查理十二拒绝了。他从萨克森移民到俄罗斯。尽管他的目标是莫斯科,但他的军队力量却遭受了寒冷的天气和彼得的焦土政策。就在主力向南前往乌克兰修养的时候,他们的一支增援部队在莱斯纳雅被拦截消灭,瑞典盟友伊万· 马泽帕在巴图扬也遇到了同样的命运。查理在波尔塔瓦战役中被彼得领导的军队击败。他流亡奥斯曼帝国,败军在佩罗沃洛查投降。

  这场惨败并没有结束战争,尽管瑞典在这场战斗后的失败已经确定。丹麦和萨克森重新加入战争,强人奥古斯特通过鲍里斯·库拉金的政治活动重新登上了波兰王位。彼得继续在波罗的海上征服,最终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

  1710年,俄罗斯军队占领了里加和塔林。爱沙尼亚和立窝尼亚投降后,波罗的海诸省并入俄罗斯帝国。

  同盟的建立

  建立新的反瑞联盟

  波尔塔瓦战役结束后,彼得一世与强人奥古斯特签署了《索恩条约》(1709)。丹麦-挪威的弗里德里克四世与强人奥古斯特在《德累斯顿条约》(1709)后,俄罗斯和丹麦-挪威在后来的《哥本哈根条约》中形成了联盟。在《汉诺威条约》(1710)中,布伦瑞克·吕纳堡与俄罗斯联盟,选帝侯后来成为大不列颠国王乔治一世。勃兰登堡-普鲁士于1713年与俄罗斯在《施威德特条约》中结盟。

  与此同时,汉诺威的乔治一世于1715年与丹麦挪威、斯德丁条约、勃兰登堡普鲁士、格赖夫瓦尔德条约和俄罗斯达成了三个联盟。

  奥斯曼帝国

  瑞典国王查理十二和一些士兵在军队投降后逃往奥斯曼帝国,在班德尔附近建立了殖民地。

  彼得大帝要求驱逐查理12。苏丹艾哈迈德三世拒绝后,他决定入侵奥斯曼帝国,强迫他同意。然而,俄罗斯军队被优势土军拦截在普鲁特河。彼得大帝成功撤退,割让了几块领土,并承诺从神圣罗马帝国撤军,允许查理12返回瑞典。这些条款包含在《亚得里亚堡条约》(1713)中。

  然而,查理12似乎对回国不感兴趣。相反,他在殖民地建立了朝廷,并试图说服苏丹与瑞典联合进攻俄罗斯。苏丹拒绝了,并取消了之前对查理的慷慨招待,并于1713年在卡拉布里克逮捕了他。

  查理12后来被囚禁在帖木儿塔什和德莫提卡,随后他放弃了在奥斯曼帝国的领土,花了14天时间回到瑞典。

  1710-1716

  1710年,在联盟的追赶下,在波兰的瑞典军队撤退到瑞属波美拉尼亚。

  斯特拉尔松在1711年被围攻。然而,瑞典援军拯救了这座城市,保住了波美拉尼亚的口袋,然后在加德布施战役中向西击败了联军。在联军的追赶下,瑞军被困并在托宁围城战役中投降。

  1714年,查理从奥斯曼帝国回国,11月到达斯特拉尔松。格赖夫斯瓦尔德在附近被瑞典,彼得大帝和英国国王乔治一世刚刚在10月形成了联盟。勃兰登堡普鲁士作为中立势力参加了波美拉尼亚战役,于1715年夏天正式加入了联盟。

  查理当时正在与整个欧洲北部作战,斯特拉尔松注定要逃脱。查理在这里呆到1715年12月,在城市破裂前几天逃跑。

  1716年维斯马投降后,瑞典所有波罗的海洋和德国领土都丧失了。

  1716-1718

  自从奥斯曼帝国回到中国并重视军事权力后,查理12于1716年2月发动了两次挪威战役,迫使丹麦挪威单独和平。此外,他还试图阻止大不列颠——他的国王乔治一世作为汉诺威公爵,一直在与瑞典作战——获得通往波罗海的通道。

  查理十二还与英国詹姆斯二世党人谈判寻找盟友。这导致大不列颠于1717年向瑞典宣战。

  1718年11月30日,查理12在围攻挪威的弗雷德里克斯坦时被射杀,挪威战役停止,军队撤军。他的妹妹乌尔里克·随后埃莱奥诺拉即位。

  1713-1721

  1714年,彼得的舰队成功俘获了汉科半岛附近瑞典海军的一支派遣队,这是俄罗斯海军的第一次胜利。俄罗斯军队从1713年到1714年占领了芬兰的大部分地区,其中维堡早在1710年就被占领了。芬兰军队的最后一次亮相是在1714年初伊索库洛和奥斯托伯森纳的纳普尔战役中。

  俄军1714-1721年对芬兰的占领被称为“大仇恨”时期。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