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刘备会被称为假仁假义?刘备被认为假仁假义的原因是什么?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安身立命之道便是高举“仁义”的旗帜,打着光复汉室荣光的口号争夺天下,做人做事都在维持着仁德待人、求贤若渴的形象,他手下的很多人才便是因他的“仁义”才投靠过来的。不过有着“仁德君主”称呼的刘备却被后人痛骂为“伪君子”,说他是个假仁假义的家伙。那么刘备为什么被说是假仁假义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刘备被认为是假仁假义的原因是什么的详细解答。

我们先来看看刘备是怎么对待诸葛亮的吧。说句大家公认的话,没有诸葛亮就没有蜀国,更加没有他刘备称帝的那一幕,估计会早早的死在曹操的算计之下。而诸葛亮对于蜀国的功勋用“呕心沥血,死而后已”来概括。即使这样,刘备也没有完全的信任诸葛亮。第一次表现在刘备去东吴迎娶孙尚香,关羽怕玩不过诸葛亮就向刘备说了,刘备表面上说的很正气凌然,可晚上还是跑去诸葛亮那,试探了一番。第二次在关羽、张飞被杀后,刘备举兵伐吴,因为诸葛亮考虑大局,不赞同刘备的计划,刘备便果断的削弱诸葛亮职权,捧李严上位,导致后期李严膨胀,引发第三次北伐失败。第三次是在刘备临终前托孤,在诸葛亮面前提起以前的恩情旧事,更说出让诸葛亮自立的话,目的不就在于怕诸葛亮取代刘禅称帝么?

如果说诸葛亮始终是外人,不得完全的信任,那么关羽、张飞二人是兄弟,总不算外人了吧?可是刘备去东吴成亲前,诸葛亮担心关、张二人不听指挥,问刘备怎么办?刘备则直接回答能用则用,不能用则弃,为了汉室,兄弟情也无关紧要。这句话如果被关羽、张飞二人听到那得多寒心啊,这句话也说明关羽、张飞在刘备心里的地位最多也就是高级打手而已。

还有庞统为了刘备有光明正大的借口取西川,而把自己埋葬在落凤坡。许多老三国迷都说过:哪怕刘备能放下一点点的“假仁义”取了西川,保存住庞统,后期肯定能战败曹魏、东吴,一统江山。在刘备用人方面就不多说了,有着许许多多例子说明他的假,我们再来说说“民”吧。

在前期刘备就曾说人民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参照“长坂坡之战”来说,数十万百姓宁愿抛家舍业跟随刘备逃亡,说明他当时的仁义和爱民的政策还是做的不错的,不过当时刘备对诸葛亮说的一句话,彻底暴露了他心里的小算盘,他说仁义为立身之本,舍弃了百姓那他也就身败名裂了。其实这句话正确的意思是:我带着百姓逃,这样世人就会更加认为我有仁有义,我不但能赚取名声还会有更多的人投靠我。

在后期刘备入主川蜀时,李严曾提出“四六征税,三丁抽一”刘备也同意了,这道命令更是绕过了诸葛亮,直接实行的。四六征税的意思是用土地耕种抽4成,再算上耕牛的话就变成了抽六成。三丁抽一就不多解释了,可当时是百姓民不聊生,易子而食的大环境啊,这种做法和仁义搭边吗?这种做法和爱民能成配吗?

说刘备虚伪也好,说仁义也罢,要是能虚伪一辈子的仁义,那也就是真仁义了,可是刘备没有做到,在他称王称帝后,那些做法真实的暴露了他的品行,他不是仁义之君,而是乱世枭雄!

« 上一篇
下一篇 »